12.1)薄雪覆盖下的山 特点:秀气 2)D
3)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薄雪 七、作文
13.盘古开辟了天地,但在这天地里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又在寂寞中死去。没有了盘古的世界,是太寂寞了。天地间空空荡荡,连时间也仿佛停止了。过去不知多少岁月,人类的始祖女娲出现了。她不愿意忍耐这寂寞,也不愿这美好的天地没有活泼泼的生灵,于是,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创造一批最初的人类。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将他们放到地上,奇迹出现了。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动起来,动动手脚,摇摇脑袋,睁眼望世界,张嘴出声音,叽里呱啦地吵着,笑着,蹦蹦跳跳地奔忙着。他们围在女娲身边,亲亲热热地呼叫。那声音整齐划一,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妈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呐喊》
B.《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窃读记》——林海音——中国——《城南旧事》
D.《论语》——孔子——春秋——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2.下列各句空缺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云团团,________出了几点疏星。
②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③他用惊奇的目光________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________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A.①漏 ②绵延 ③张望 ④摆 B.①透 ②繁衍 ③注视 ④装 C.①闪 ②延续 ③审视 ④显 D.①射 ②生育 ③环顾 ④扮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 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要学习别人好的,不要学习坏的。
B.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C.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老师的优点,指出老师的缺点,予以改正。 D.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长期遭受着病痛折磨,原本生龙活虎的他已经变得憔悴不堪。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C.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D.天无绝人之路,不管遭遇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勇敢地面对并努力去解决。 ......二、名句名篇默写
6.(题文)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4) ,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6)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10)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三、诗歌鉴赏
7.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的?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8.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策划: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名著撷英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的人。
(3)活动参与。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 ,寻找蝉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段。 《论语》十二章(节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9)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日中不至 B.可以为师矣 以观沧海 C.不亦乐乎 回也不改其乐 D.逝者如斯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则讲的是思想品德修养,说明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第(4)则和第(5)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C.第(6)则说明每三个人当中一定有人在某方面比自己要优胜,我们应该要取长补短。
D.第(8)则 讲的思想品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10.1)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回答各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 ..B.公欣然曰|不以为然 ..
C.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D.五十而知天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翻译下列句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章(不得与选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以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呢?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症的父亲比喻为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看待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