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卫生洁具的种类;各种排水管材与附件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检查口、清扫口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各种排水管材与附件的使用条件 第三节 排水管道系统中水气流动规律
1.主要内容:建筑内排水的流动特点;水封装置;排水系统中水封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其受破坏原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P型存水弯、S型存水弯、U型存水弯、水封破坏、自虹吸损失、诱导虹吸损失、静态损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会设置水封装置,并懂得水封装置的保护措施 第四节 排水系统选择与管道布置敷设
1.主要内容:排水系统选择;卫生器具布置敷设;排水管道布置敷设;通气系统布置敷设;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通气管、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环形通气管、安全通气管、卫生器具通气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完成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合理选用排水管材与附件。 第五节 污废水提升和局部处理
1.主要内容:污废水提升;污废水局部处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排水泵、集水池、化粪池、隔油池、降温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污废水局部处理的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实践环节
选择合理排水系统,绘制一个小型建筑的排水平面和排水系统图,合理选用排水管材与附件。进一步了解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 课后练习
(1)建筑内部污水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建筑内部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排水体制?确定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 (4)建筑内部常用的排水管材有哪些?
(5)卫生器具按用途可分为几类?每类包括哪些种?各适用于哪些场所? (6)冲洗设备种类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7)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要求有哪些?
(8)通气管系统分哪几种?其设置的要求和条件是什么? (9)如何选择污(废)水的抽升设备?
(10)简述污水局部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设计要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较多,实用性很强,但难度不大,通过实例详细讲解所授知识。要求学生课后参观建筑的排水管道系统,绘制一个小型建筑的排水平面和排水系统图。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 建筑排水体制的确定和排水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 第三节 排水管材及附件 第四节 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第五节 排水管道系统的通气系统 第六节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第七节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5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雨水系统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2.理解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在设计中的应用; 3.掌握室内雨水系统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 主要内容: 屋面雨水排放方式;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落管外排水,长天沟外排水,内排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会选择屋面雨水排放方式;并能合理布置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埋地管及其附属构筑物
第二节 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规律
1.主要内容:雨水内排水系统中的水气流动物理现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单斗雨水系统,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析单斗雨水系统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的管内压力 第三节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主要内容: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雨水量计算,普通外排水设计计算,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内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水落管系统及其计算、多斗雨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实践环节
选择合理排水系统,绘制一个小型建筑的排水平面和排水系统图,合理选用排水管材与附件。进一步了解排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2. 课后练习
(1)排除屋面雨水的方式一般有几种?每种排水方式的特点如何? (2)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对各部分有何要求? (3)雨水内排水系统分为哪两类?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4)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有哪些要求? (5)如何计算屋面雨水设计流量?
(6)如何进行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实例详细讲解所授知识。要求学生课后参观建筑的雨水排水管道系统,绘制一个小型建筑的雨水排水平面和排水系统图。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第六章 建筑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一)目的与要求 1. 排水定额
2.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 3.排水横管水力计算
4.排水立管水力计算(按临界流量核算) 5.排水通气管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排水定额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1.主要内容:排水定额;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
6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排水当量、排水额定流量、排水设计秒流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计算排水设计秒流量 第二节 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1.主要内容:排水横管水力计算、排水立管按临界流量核算、排水通气管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最小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 <1、最小坡度、标准坡度、临界流量、立管最大排水能力、三立管系统、双立管系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卫生洁具的排水当量、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最小管径、最大设计充满度、标准坡度、临界流量、立管最大排水能力进行室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实践环节
设计建筑排水系统,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其管径 2. 课后练习
(1)什么是排水当量?为什么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比相应的给水当量大? (2)排水横管的计算规定有哪些?各有什么具体要求? (3)排水和通气管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概念理论和计算都较多,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老师带学生参观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给水工程,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并通过课后作业,训练解题技巧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一个工程的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可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综合运用理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节 排水量定额和排水设计秒流量 第二节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第三节 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水力计算 第七章 局部污水处理
第一节 常用的局部废、污水处理构筑物 第二节 医院污水处理概述 第八章 建筑热水供应
第一节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组成和热水加热方式 第二节 热水用水量定额、水温和水质 第三节 热水供应系统的管材和附件 第四节 加热设备
第五节 热水供应系统的布置、敷设 第六节 热水供应系统计算 第七节 饮水供应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饮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2.了解饮水制备方法;
3.学会布置建筑内部的饮水供应系统; 4.掌握饮用开水和冷饮水的水量计算; 5.掌握饮水管网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饮水供应系统及制备方法
1. 主要内容:饮水供应系统的组成;饮水制备方法
7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开水供应系统、冷饮水供应系统、集中制备、分散制备、全循环方式、半循环方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学会布置建筑内部的饮水供应系统 第二节 饮水供应的水力计算
1.主要内容:饮用开水和冷饮水的水量计算,饮水管网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最大时饮水水量;最大时热耗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初步了解饮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实践环节
合理布置饮水管网,学会饮用开水和冷饮水的水量计算和饮水管网计算 2. 课后练习
饮用水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实例详细讲解所授知识,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型饮水供应系统设计。要求学生课后参观建筑的饮水供应系统,合理布置饮水管网,学会饮用开水和冷饮水的水量计算和饮水管网计算
第九章 建筑中水系统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建筑中水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建筑中水设计适用范围及系统的基本类型 3.建筑物中水水源的确定 4.中水原水量的计算 5.建筑中水系统的选择 6.绘制水量平衡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筑中水系统
1.主要内容:建筑物中水水源的确定;建筑中水设计系统的组成和型式;建筑中水设计系统适用条件;建筑中水系统的选择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建筑中水、中水系统? 中水原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建筑中水系统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主要内容:中水原水量的计算;中水原水水质;了解中水水质标准;建筑中水系统的选择;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中水原水量、建筑中水系统、水量平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能绘制水量平衡图进行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 实践环节
绘制水量平衡图进行建筑中水水量平衡计算;绘制水量平衡图进行小区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2. 课后练习
(1)如何确定中水水源? (2)建筑中水管道如何确定?
(3)常见的中水工艺处理流程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理论原理,通过实例详细讲授计算方法;要求学生上网查询建筑中水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