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深基坑开挖方案(专家论证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6 19:36: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一、 编制目的

为保证本次基坑边坡支护工程的安全能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设计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同时满足公司安全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使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均能在受控状态下按进度和安全质量目标完成,特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

二、 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

1.1、投标标书及预算文件、施工合同要求;

1.2、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国家法律法规;

1.3、施工图纸及引用图集、设计变更、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现场情况; 1.4、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

1.5、公司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第三层次文件; 1.6、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2、相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本工程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进行。应用于本工程的土建施工主要技术规范见下列目录: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 1 -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三、工程概况

1、综合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地点: 1.3、建设单位: 1.4、设计单位: 1.5、支护类型:喷锚支护

1.6、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6.5米~7.5米,基坑底部标高主楼-7.5m。

1.7、计划工期:46 天 2、地质情况

根据该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土层情况如下:

①素填土(Qml):黄褐色,下部灰褐色-青灰色,湿,松散,主要成份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上部含较多碎砖瓦块等杂质。下部含零星碎砖瓦屑,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1-3.0米,层厚2.1-3.0米,平均厚度2.28米。

②粉土(Q4al+pl):黄褐色,局部为青灰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较低,土体中含少量暗红色铁、锰质染斑,下部含少量细砂,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3.5-4.8米,层厚1.1-2.7米,平均层厚1.90米。

- 2 -

③细砂(Q4al+pl):浅黄色,湿-饱水,稍密,上部含少量泥质,下部质纯,平均不均匀系数Cu=4.9,平均曲率系数Cc=2.34,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5.3-5.9米,层厚0.5-2.2米。平均层厚1.23米

④粗砂(Q4al+pl):浅黄色,饱水,稍密,局部地段上部含少量泥质及中砂,下部含少量砾卵石,平均不均匀系数Cu=4.4,平均曲率系数Cc=3.2,分选性较好,级配不良,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6.8-7.7米,层厚1.2-1.9米。平均层厚1.68米。

⑤含卵粗砂(Q4al+pl):浅黄色,灰黄色,饱水,中密,分选性较差,含9.3-15.3%,平均13.2%的卵砾石,部分地段含量较高,分布不均,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砂粒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平均不均匀系数Cu=18.3,平均曲率系数Cc=2.2,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10.7-11.1米,层厚2.2-4.0米,平均厚度3.41米。

⑤-1粉质粘土(Q4al+pl):褐黄色-灰黑色,湿,可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地段土中夹大量砂粒,该层土仅分布在ZK10、ZK15 、ZK16钻孔处,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顶埋深7.9-8.2米,层底埋深9.4-9.6米,层厚1.4-1.6米。平均层厚1.47米。

⑥含卵砾砂(Q4al+pl):褐黄-灰黄色,饱水,中密,含3.1-19.4%,平均12.5%的的卵石,部分地段较富集,卵石粒径一般在0.2-5.0厘米之间,最大可达10厘米以上,磨圆度中等,平均不均匀系数Cu=21.4,平均曲率系数

- 3 -

Cc=1.27.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卵砾石原岩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等。局部夹少量泥质,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渐变接触。层底埋深17.2-21.8米,层厚6.3-11.1米,平均层厚8.53米。

⑦粉质粘土(Q3al+pl):浅黄色,湿,坚硬,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较好,含少量黑色铁锰质结核。土中含多量灰白、灰绿色泥质团块。局部夹少量粗砂,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28.0-29.1米,层厚7.1-11.1米。平均层厚9.12米。

⑧含砾粗砂(Q3al+pl):灰白-灰绿色,饱水,密实,含5.6-21.3%,平均15.8%的砾卵石,砾石径粒一般在0.2-1.0厘米之间,磨圆度中等,平均不均匀系数Cu=19.5,平均曲率系数Cc=2.47.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分主要以长石、石英为主,砾石原岩成份主要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等。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31.8-33.5米,层厚3.5-4.8米,平均层厚4.17米。

⑨粉质粘土(Q2al+pl):灰白色-灰绿色,湿,坚硬。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较好,含少量黑色铁锰质结核。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41.8-43.3米,层厚9.8-10.1米,平均层厚9.93米。

⑩泥质粗砂(Q2al+pl):灰绿色,饱水,密实,含26.5-34%,平均28.3%的泥质,部分地段含零星砾卵石,平均不均匀系数Cu=15.7,平均曲率系数Cc=2.2. 分选性一般,级配良好,砂粒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卵砾石成份主要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等,该层在本场地内均有分布,与下伏地层呈突变接触。层底埋深50.4-50.7米,层厚7.2-7.7米,平均层厚7.43米。

- 4 -

搜索更多关于: 最新深基坑开挖方案(专家论证版) 的文档
最新深基坑开挖方案(专家论证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uovp4c76w4x67j2pum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