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002 精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5:03: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考点1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现象: 正、负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

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而且将负极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通电2H2↑+ O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2 氢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用途

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

⑴ 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点燃淡蓝色火焰,放热。 2H2 + O2 =====2H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H2 + CuO Cu + H2O

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考点3 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如:H2、O2、Fe、S等

纯净物(一种物质) (一物一素) 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如:H2O、KMnO4、CO2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 (一物一多素)

考点4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

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⒉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运动。用⑵⑶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⒊分子的内部结构: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5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等

考点6 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⑴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⑵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⒉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⑵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⒊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如:衣服晾晒,花香等。

考点7 生活用水的净化

生活用水的净化主要目的是除去自然水中的难溶物和有臭味的物质。

⒈净化方法

⑴静置沉淀:利用难溶物的重力作用沉淀于水底,这样的净化程度较低。⑵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⑶过滤:

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⑷吸附:除去有臭味的物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⒉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原水→静置→絮凝沉淀→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生活用水

考点8 过滤

⒈过滤所需的仪器和用品: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和滤纸。

⒉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考点9 硬水及其软化

⒈硬水与软水 ⑴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⑵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

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⒉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或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⒊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⒋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考点10 制取蒸馏水 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3-21和图3-22, 实验讨论: ⒈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从下而上,是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⒉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支管口处是为了测定水蒸气的温度。 ⒊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起冷凝作用。

考点11 玻璃棒的使用

⒈引流:用于过滤或倾倒液体,防止液体外溅。 ⒉搅拌:用于物质溶解或液体物质蒸发。⑴溶解时,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⑵蒸发时,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滴飞溅。

⒊蘸取:用于蘸取少量液体。如蘸试液滴在试纸上。 ⒋转移:将药品转移到指定的容器。 考点12 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的措施: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2.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⑴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 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⒊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⑵对被污染的

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⑶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⑷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搜索更多关于: 最新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002 精品 的文档
最新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002 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5vt2kfi11xu1x81dzc4m0xd0pw4b00nm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