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偏析:亮的斑点或云状。 11) 裂纹:呈黑色的曲线或直线。
(2)焊件:1)气孔:呈圆形、椭圆形、长形或梨形黑斑,边界清晰,有单个有密集或呈链状分布。
2) 夹渣:不规则的黑色块状、条状和点状或白色斑点
3) 未焊透:呈平行于焊缝方向的连续的或间断的黑线或断续点状,
黑度的深浅不一。
4) 未熔合:呈直线状的黑色条纹,密度较大且直或不是很长。 5) 裂纹:呈黑色的曲线或直线。方向可能是任意方向
7、γ射线和中子射线检测的特点是什么?
答:(1)γ射线:1)可以根据不同检测厚度来调节能量,它有自己固定的能量;
2) 曝光时间比较长,一般都要增感屏; 3) 随时都在放射
4) 穿透力强,但是灵敏度低,可用于高空、水下和野外作业
(2)中子射线:有更强的穿透力,对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吸收系数,可以真实地转换中子射线图像,一般用来检测的含氢、硼、锂的物质与重金属组合的物体、检查爆炸装置。检查陶瓷中的含水情况、检查密封在金属中的固体火箭推进剂。
第三章
1、何谓趋肤效应?趋肤效应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它与哪些物理参数有关? 答:①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分布在导体横截面上的电流密度是不均匀的,即表层电流密度最大,越靠近截面的中心电流密度则越小,这种现象即所谓交变电流分布的趋肤效应。
②趋肤效应的存在使交变电流激励磁场的强度以及感生涡流的密度从被检材料或工件的表面到其内部按指数分布规律递减。在涡流检测中,将涡流密度衰减为其表面
(36.8%)时对应的深度定义为渗透深度,其数学表达为:
h=503/
,
式中,h——渗透深度(m)、f——电流频率(Hz)、μr——相对磁导率、
γ——电导率(S/m)
③渗透深度是反应涡流密度分布与被检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以及激励频率之间基本关系的特征值。
2、Z何谓规一化阻抗?为什么要对检测线圈阻抗进行规一化处理?
精选
答: 规一化阻抗是一种归一化方法,选取一个固定电阻R作为基准电阻用基准电阻R去除实际阻抗Z就得到了规一化处理。
原因:为了消除初级线圈自身阻抗的变化对Z的这种影响需要进行规一化处理。
3、何谓涡流检测的相似律?何谓涡流检测线圈的提离效应!
答:①只要规定频率比f/fg相同:f1μ1γ1=f2μ2γ2 成立,则两个不同工件内的有效磁导ueff ,涡流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分布也相同,这即所谓的涡流检测的相似律。 ②线圈充填系数:
;是表示实际占据线圈横截面的分数。
d为电圆柱体的直径 Da检测线圈的内径。
③用探头式线圈检测板材时,线圈阻抗的变化不仅与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等因素的变化有关,而且还受线圈至板材表面距离变化的影响,此即所谓“提离效应”。
第四章
1、简述磁粉检测原理。磁粉检测能否检验不锈钢焊缝中的缺陷?
答:磁粉探伤的原理是指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从而显示缺陷。磁痕宽度比缺陷的实际宽度大数倍至数十倍,所以磁痕容易观察出来。
磁粉检测只能检测部分不锈钢焊缝中的缺陷,由于不同的不锈钢其晶体结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奥氏体不锈钢是面心立方结构,在常温下,面心立方晶格的铁是非磁性材料,不能被磁化,故奥氏体不锈钢中的缺陷不能用磁粉检测出来;铁素体不锈钢是体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的铁则是铁磁性材料,会被强烈磁化,故铁素体不锈钢中的缺陷可以用磁粉检测出来。
2、简述磁化方法的选择依据及其分类方法。分析交叉电磁轭旋转磁场探伤的工作原理。
答:(1)选择依据:鉴于实际缺陷可能有各种取向,因此在实际检测中,常需要采用不同的磁化方法,以使工件内的磁力线能与缺陷表面基本正交,获得尽可能强的缺陷漏磁场。
(2)分类方法:根据磁化方向可分为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
精选
(3)交叉电磁轭旋转磁场探伤的工作原理:交叉电磁轭由两个参数相同的单磁轭交叉构成,交叉角度一般为90°。用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20°的交流电分别对两个单磁轭励磁。由磁场的矢量叠加原理可知,在四个磁极包围的被检表面上将产生方向随时间变化的椭圆形旋转磁场,使用交叉电磁轭时在被检表面上作连续行走检测。交叉电磁轭在被检工件上移动,实际上是椭圆形旋转磁场的移动。由于被检表面上有效磁化场内任意取向的缺陷都有与旋转磁场最大幅值方向正交的机会,因此使用交叉电磁轭能获得最强的缺陷磁场。
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