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2:52: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

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主体,以观光旅游为目标,以**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为范围,以现有旅游景点为支撑,以农、林、水、牧、生态等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先导,以名、优、新、特、稀、绿色农产品试验、示范、繁良、推广为重点,通过人文、自然、农业、生态及民俗文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互补开发,拓展**旅游区内涵,实现资源重组,激活存量资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集中财力物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和本地农产品这一特色旅游精品,使其相互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引导现代农业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在更深领域的调整,在**风景区边上建成一个集特色养殖、现代农业开发、农产品、土特产品加工、田园休闲、生态农业观光、游览、美食、娱乐、会务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农业旅游大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餐饮、生态农业观光正日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和愉悦的时尚,农业生产的方式也正在产生重大的

变革。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本项目正是基于这种发展方向而实施的,立体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项目的建设,充分开发农业资源,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立体、循环、生态的生产方式,对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必将拉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群众和观光学习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其得到难忘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对水体保护和水体污染治理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项目区必将成为**县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基地。

本项目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也是为了造福于社会。

第十二章 结论

一、规划先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近期做好观光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完善对现有景点、景区的规划,做通往旅游景区公路的改建和沿路绿化建设等工作,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的多领域项目建设争取旅游国债资金,以精品战略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县**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主题公园真正成为**县现代旅游经济和综合农业发展的样板和亮点工程。

二、整合旅游资源,坚持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以民俗文化为纽带,以人文资源促进自然资源的开发,以自然资源充实人文资源的内涵,合理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旅游资源。以设施现代农业、养殖产业、生态环保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开发结合在一起,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精品,推出**县历史文化和生态农业两条特色旅游线,互补性开发,促进中发展,

既体现文化的悠久历史,又反映自然的神奇壮美。

三、多层次开发,坚持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区域旅游特色新产品。

点,就是围绕客家圣山——**为点

线,就是205国道、龙江线和梅河高速公路等发展沿线经济,突出

民俗风情、餐饮游乐、特色产业、农家小院、大棚种植、道路绿化及生态治理等方面,形成融农林风光和绿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通道,并以公路为载体,地方风土人情为纽带联接各特色景区。

面,就是在开发点、线的同时,引导园区内的乡镇发展规模化、有

特色高科技的种植和养殖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四、多业并举,坚持贸工农结合的原则,以工带农,以贸促工,宽领

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9p18mrku7px008twlp8xswm2yhdw015ic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