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平铁路FPZQ-4标
旋挖钻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旋挖钻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明确桥梁桩基冲击钻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桩基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3、适用范围
适用于福平铁路FPZQ-4标段洋中特大桥桥梁桩基、钢筋笼施工及砼灌注。
4、施工方法:
4.1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埋设钻孔护筒→搭设作业平台→桩机就位→钻孔→成孔检测→清孔→加工、安放钢筋笼并预埋检测管→安装导管→灌注混凝土→拔出导管、护筒→成桩检测。
1
4.2旋挖钻成孔工艺
(1)钻机就位
旋挖机就位基础要平整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倾斜不位移。钻头与护筒中心点(桩位点)的对中,要通过与护筒上设十字钢筋环架中心的重合找正来进行,当钻头与护筒中心点贴近并基本重合时,撤去十字架,落定旋挖机,用水平尺对机座底架进行找平和水平调整,直至钻架垂直地面,天车吊轮、回钻盘和钻头三点中心到同—铅垂线上。旋挖机就位完毕,报技术员核准,作为控制成孔进尺深度的原始依据。
(2)成孔施工
开孔时,钻进初始,主动钻杆入孔前,操作工应注意控制泵量,吊紧钢丝绳,保持钻杆垂直和匀速慢速钻进,直到主动钻杆全部入孔后,再逐渐加快钻速和加大钻压。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较硬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侧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
钻进过程中,回转斗的底盘斗门必须保证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回转斗内砂土或粘土落入护壁泥浆中,破坏泥浆的配比;每个工作循环严格控制钻进尺度,避免埋钻事故;同时应适当控制回转斗的提升速度。提升速度过快,泥浆在回转斗与孔壁之间高速流过,冲刷孔壁,破坏泥皮,对孔壁的稳定不利,容易引起坍塌。
(3)成孔控制要点
a、钻机就位处护桩应设置在钻机两履带中央,防止施工中因钻机震动使护桩产生偏移;护桩要做好醒目标记,装载机等施工设备应注意避免碰撞或破坏护桩。作为钻进过程中的孔位检测依据,如发现护桩有异常应及时清除
2
并重新施放,以免将错就错致使孔位发生偏移。
b、对于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场地,应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施工中如发现钻机履带持续下沉,应停止施工,这时要检查护筒是否因钻机产的测压力已发生了偏移。
c、一般地质情况下,护筒长度为3m,在地下水埋深浅的砂层地段,拟采用长护筒,护筒长度在6-10m左右。
d、钻进前先调整钻机的水平及垂直仪,然后伸缩钻杆,使钻头底部导向尖对准孔位中心,钻头自然放松,再根据护筒到钻头外壁的距离进行对为校核,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e、钻进时缓慢旋转下放钻杆,开始钻进时即可向孔内注入泥浆。开始钻进时应轻压慢进,适当延长钻进时间。正常钻进时也应控制进尺速度,做到轻提慢放,要求每回进尺不超过0.5m。
f、钻进至砂层时要变档换速,利用液压缩进装置加压,要求轻压慢转,这样能维护孔壁稳定,减少钻头的磨损。每钻进3-5回次应调整一次水平、垂直仪器,使气泡居中,能有效保证成孔的垂直度。
g、当钻头提升时应及时、同步向孔内补浆,以免孔内产生真空导致塌孔。 h、在接近终孔时(离桩底设计标高约2-3m)应采用封底捞砂钻头钻进,减少回次进尺量,将进尺量控制在30cm左右,逐渐把孔底的稠泥浆掏出。达到终孔深度时,停滞20-30min,使泥浆中的悬浮物沉淀,用钻头捞出。
i、钻进过程中应认真填写钻进记录,详细记录地质情况、钻进速度、进尺量、泥浆性能指标等,如发现泥浆中含砂量突然增加,或泥浆面突然上升的情况应及时对钻进参数及泥浆参数进行调整,防止大范围的流砂或塌孔。
j、对于处在砂层处的群桩施工,应该在相邻孔混凝土灌注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始钻进施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