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推进全民创业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全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是保障。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实践证明,好的环境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亲和力,差的环境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如何推动全民创业顺利开展,我认为必须营造五种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良好的政务环境能使群众放心创业,大胆发展,让投资者放心而来,自由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要简政放权。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要精简项目审批,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宽松、更加优质的服务。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在政府门户网上开设市民申办企业登记注册窗口,公布申办条件和办理流程,扩大网上审批范围,为全民创业提供高效、便捷、及时的政策、信息等服务。二要用活政策。要创造性地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凡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放宽工商管理登记,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三要降低门槛。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应积极主动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信息、资金、技术、市场、项目、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帮扶,从政治上、经济上、生产经营和管理上制定优惠政策,拓宽创业领域,降低创业门槛,激活创业机制,最大限度地提供创业和发展空间,营造“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信誉好”的创业环境。
1
二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全民创业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为全民创业服务、为富民强市服务的思想,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执法扰民等问题。不得以罚代管、不教而罚,禁止下达罚没和收费指标,更不能把执法变成谋取非法利益的手段。要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加强协调配合,避免执法主体重叠交叉,消除人为造成执法上的混乱。工商、质检、税务、公安、城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多做保驾护航的实事,多做架桥铺路的好事,为守法经营的创业者提供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完善投诉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创业者的举报投诉,加大对侵害创业者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倡守信经营、合法经营,坚决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政法队伍建设,创造公平正义的法律环境,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严格落实《物权法》,依法保护创业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改变企业的产权关系,不得非法占有或无偿使用企业财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全民创业环境,安定是前提。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推进全民创业的前提。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
2
实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基本生活等问题。二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切实把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信访渠道,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未雨绸缪,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三要进一步优化创业干事及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查处力度,加大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对破坏整治优化投资环境和全民创业环境的查处力度。四要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部位的经常性安全检查,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全民创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业文化,就是创业所需要的人文环境。宣传文化部门和各类媒体要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各类创业典型和各方面的扶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全民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崇尚创新、鼓励创业、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风尚,使艰苦创业、开拓创新、诚信至上、尊重规则、合法致富成为新时期的社会风尚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追求。要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关爱宽容、和衷共济、发展共赢的社会风尚,充分理解创业的艰辛和曲折,正确看待和处理创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营造崇尚创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败、善待他人的和谐创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全民创业逐步凝聚为新的城市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创业、竞相创业的良好
3
氛围。要宣传表彰一批优秀创业典型,大力营造创业人才生长、发展的土壤环境,宣传好本地、本单位创业典型,用现身说法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引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推崇开拓进取、吃苦耐劳、注重实干的创业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创业氛围。 五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是促进全民创业的要求,要按照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推动全民创业的工作重点放到提供良好服务环境上来。一是强化培训服务。着力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中心和各类培训机构等资源,围绕支柱产业、优势资源,面向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提升全民创业的技能和水平。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创业主体的创业能力。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服务。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扶持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在科技研发资金中的比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海外归来人才科技创业。逐步提高信息化专项资金在扶持信息、软件产业发展资金中的比重,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创业创新。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为创业型企业、民营企业、创业者个人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全民创业。要提高小额再就业贷款比重,对能够提供有效担保的企业下岗、分流、待业的再就业职工,积极开展贷款业务。四是强化信用服务。建立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
4
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整合金融、工商、税务、法院、劳动等有关部门覆盖各种所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信息,建立全市征信评价体系和信用档案库。建立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改进信用评级办法,完善信用指标体系,提高企业信用透明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为推动全民创业提供良好的信用运行机制。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