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二中分层式“1+4”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耿巧芸 使用时间 :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_______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2、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考纲中关于古典诗歌考查的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坐着的观点态度 二、分析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1、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之情 练习:《邯郸冬至夜思家》 《悯农》
《春夜喜雨》 《征人怨》
《淮上与友人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爱国情怀以及对北方人民的同情。
练习:下面这首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3、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①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白云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练习:下面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4、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滦县二中分层式“1+4”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耿巧芸 使用时间 :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_______
练习:分析下面这首宋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武夷山中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后的孤寂、痛苦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练习:分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 ①乙卯为绍兴五年,诗人在大雪征途上怀想“靖康之变”中被掳北去的徽、钦二帝。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④鸾辂:帝王所乘的车驾。
6、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
———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高洁、淡雅、朴素的特点,抒发了诗人淡泊为怀,轻视功名利禄,不向世俗献媚,保持坚贞纯洁的高尚情操。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练习:指出诗歌下阕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 一般开。
7、从 入手,体会诗歌情感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化用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警告当权者:耽湎酒色,醉生梦死,必然继续六朝悲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练习: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鱼竿情。
【注】此诗为诗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一命”,最低的官职。周代的官秩为九命,一命最低。
三、总结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诗歌题目
关键词句 确定诗歌的情感方向 诗歌题材
滦县二中分层式“1+4”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耿巧芸 使用时间 :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_______
作者、注释
意象、典故 寻找感情生发的原因
四、综合训练
1、找出理解下面这首诗情感的切入点。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柳在古诗中一般是作为表达什么的意象出现的? 本诗中,“乱”“倚”可以看出诗人对柳的态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下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月上瓜州 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南宋)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州。
【补充】
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势)“狂”1、忧国忧民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 如:杜牧《过华清宫》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遭受离乱的悲楚 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建功报国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从军行》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 轼《赤壁怀古》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亲念友的孤独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边关征夫的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 闺中怨妇的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 4、离愁别绪
依依不舍的留恋 如: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二、常见诗歌题材及其表现的思想感情 1、山水田园诗:分析特点,掌握术语
①表达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3
滦县二中分层式“1+4”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耿巧芸 使用时间 :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_______
②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表现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③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④反映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及人民贫困的生活。
⑤表现自己遗世独立、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远离尘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媚俗,6、赠友送别诗:分析情景,理解情感
①直接抒写离情别绪,
②借以一吐胸中积愤、表明心志, ③重在写离愁别恨, ④重在劝勉、鼓励、安慰, 不改变志向的高尚情怀,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相融合的幽寂高雅。 2、羁旅行役诗:领悟意象,理解感情
①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 ②表达思亲怀乡之情。 ③抒发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④表现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简言之:文人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生活潦倒,互勉互慰,孤傲不群,珍爱友谊。 3、咏史怀古诗:联系背景,理解典故
或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或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 4、边塞征战诗:揣摩语气,品味内容
①描摹边塞绮丽壮阔的风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②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③赞颂边疆战士不畏艰苦、保卫边疆的战斗奉献精神。 ④描写将士的思乡念亲之情,家中亲人的离恨。 ⑤控诉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5、咏物抒怀诗:把握特点,领会情感
常借题发挥由此及彼。
①有的委婉地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 ②有的借以抒发愁情幽愤。
③有的寄予政治仕途感慨或个人操守情怀。 ④有的讽喻某人或某社会现象。
4
⑤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