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0 1:00: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可能有Ag、Cu

C.滤液中﹣定有Fe(NO3)2、Zn(NO3)2 D.滤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A、铁的活动性比锌弱,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故A错误;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有有Ag、Cu,故B错误;C、铁会与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所以滤液中一定有Fe(NO3)2、Zn(NO3)2,故C正确;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D错误。故选C。 2.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没有指明温度和溶剂的量,选项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选项正确;故选D。

3.小明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A.(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说明(NH4)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 C.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呈碱性 D.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解析:D 【解析】 【详解】

A、(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正确; B、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说明(NH4)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正确; C、碳酸钾的水溶液显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D、(NH4)2SO4与氢氧化钙反应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铵态氮肥不能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使用,因为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4.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有三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C

【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正确;B. 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而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反应前后的微粒比较,可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有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是剩余的反应的分子。 D. 参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选C

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C。 6.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镉的原子序数是48 C.镉的元素符号是Cd 解析:B 【解析】

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时112.4

试题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8,故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元素符号是Cd,故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故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反应中同质量的铁比锌生成氢气多,最后都是由酸决定氢气,酸相同,氢气一样多;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固体总量减少,但是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锰的质量分数增加,反应结束,锰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弱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选C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vz385bo9u0088t3x4ji0cqsi0v0qh00p6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