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精选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23:46: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化。我们需要从多元文化中去粗取精,提炼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精髓:核心素养观。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口号,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必定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学生的未来发展相关联。如果进一步细化则表现为以国家和社会为背景的宏观核心素养观和以个人发展为目标的微观核心素养观。

宏观是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例如全球、国家、时代和社会,张华教授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界定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景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1]从时代和社会的宏观层面出发,核心素养的别称即“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们需要培养核心素养来更好地迎接机遇和挑战。同样地,作为微观层面的个人应该具有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刘夕浪从微观层面出发,他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丰富和完善了素质教育的命题。[2]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为了推进素质教

育的突破,把核心素养作为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途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出有明确的时代背景和依据,从“品德―素质―核心素养”的逐渐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与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息息相关,是对其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从古至今,国家和社会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十八大上就曾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需要怎样具体落实于教学之中呢近年来,我国一直以课程改革的方式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更好地掌握知识,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政策与实践的背景下,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苗圃,应该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这座“桥梁”来架构起学生的核心素养观。然而适应了以往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教师面对新形势下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趋势可能会有心理上和实际教学行动上的不适应,容易出现系类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逐渐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2 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必要性 2.1 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指南针

教育改革是为了改变原有的教育现状,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为了改进和更新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具体落实到课程改革上,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则是学科的

课程内容,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各个学科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必要通道。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将有可能催生“课堂上长出苹果树”。[3]因此,可以说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指南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也为未来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2.2 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

多数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会学习和生存的一种最基础、最普遍的素质。因为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在成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整合和提升,覆盖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4]学生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下具备了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在各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索上发挥基础作用。就如核心素养是地基,课堂教学是高楼,只有地基打牢固了,楼层才能盖得更高。总之,核心素养在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存能力等方面均能发挥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奠基石。

2.3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的启明星

我们知道,知识教学要够用而不要过度正如控制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教育学生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人们更加期待的学校教育将是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出发,不仅局限于学科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转变-精选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0b14rzm27b8vd538ce5nrap1rg1l00xj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