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二、复习回顾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21
生成与反思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像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22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板书设计: 上来了
颜 色↘
4火烧云 变化着 多 快 奇
形 状↗
下去了
(瑰丽无比 美妙神奇)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5、积累对联。
23
6、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交流介绍 1、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24
生成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