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2、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3、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4、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5、你经过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三、整理资料 1、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 2、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2、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3、学习修改作文。
25
教 学 过 程 一、 谈话导入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景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物,要写清楚。 抓特点,突出景物的“奇”与“美”。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二、确定写作内容 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指导写作 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将自己的构想讲给同桌听,请他提提意见。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26
生成与反思 3、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四、日积月累 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 (出示“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3、 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5、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五、练习写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六、朗读修改 1、 自主修改:“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是要改出来的。 提示: ①有无错别字和病句。 ②是否按一定顺序写完整。 ③有没有突出景观的奇特之处。 2、互相修改
27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习作,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习作的平台。
2. 学习优秀习作,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 3.在交流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朗读习作 选取优中差三篇不同水平的习作进行朗读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二、相互交流 生成与反思 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教师要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修改时重点落在如何才能叙述清楚,做到文通字顺。着重留意: ⑴ 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⑵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三、修改习作 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学生自评:读后自我评价,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需要别人帮忙修改的地方。) 四、欣赏佳作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