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央电大民法学(2)试题三套汇编附全答案【备考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1:4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央电大民法学(2)试题三套汇编附

全答案

法律专业民法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质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卖得价款优先受偿。 2.后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 3.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现象。 4.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5.遗嘱继承,是指依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财产继承方式。

6.侵权行为,指行为人侵害他人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债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

2.债的履行应当贯彻(实际履行原则)、(正确履行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3.招标方式订立合同一般经过招标、投标(开标和决标)三个阶段。

4.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5.定金一般为(货币),不能为特定物。

6.人身权分为两类,即(人格权)和(身份权)

7.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8.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9.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10.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合同可分为(B)。 A主合同与从合同 B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C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D.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2.信托人依信托合同从事信托业务时可能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信托人是该合同的(C)

A.中介人 B.代理人 C当事人 D.利害关系人

3。著作权自(B),并受著作权法保护。 A.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 B.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

C作品完成构思之日起产生

D作品经国家著作权登记之日起产生

4、甲在木桶里养了一条毒蛇,一日外出,便将木桶盖紧,委托给乙看管,丙和丁到乙家里玩,当丙得知木桶里装着蛇时,好奇心起,趁乙不在,不顾丁的劝告,将木桶的盖子打开看蛇,结果被蛇咬伤。丙的受伤应由(D)。

A蛇的所有人甲负责 B.蛇的看管人乙负责 C第三人丁负责 D受害人丙自己负责

5,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在期满前(D)申请续展注册。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 6个月内

6.从商标的构成要素来划分,商标可分为(A)。

A形象商标和非形象商标 B.制造商标和服务商标 C营业商标和防御商标: D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 7.我国继承法规定处于优先接受继承的方式是(C)。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扶养协议 D代位继承 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胎儿(A)。

A没有继承权但应为其保留遗产份额 B.不享有继承权 C.享有继承权 D.享有遗赠权 9.甲为了不让乙当上先进工作者,在单位布置评选工作后,到处散布谣言,说乙生活作风有问题,从而使乙在评选先进工作者时受到影响,乙因受刺激生病住院,甲侵犯了乙的(C)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10.张某欠王某二千元债务,同时张为王修理汽车,王应向张支付修理费三千元,在此情况下,张和王之间的债务可以适用(B)

A混合 B.抵销 C。提存 D免除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CD)。

A.债的主体的特定性 B.债务具有时间性 C.债务具有特定性 D.债的客体的多样性 2.依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有(AB)。 A.变卖 B.抵押物折价

C.抵押物归债权人所有 D.抵押物留置 3.无效合同会引起以下法律后果(ABD)。

A.返还财产 B.赔偿损失 C.履行合同 D.收缴财产 4.赠与合同具有以下特征(ABD)。

A.赠与合同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B.赠与合同为单务无偿合同 C.赠与合同为单方合同 D.赠与合同一般为实践合同 5.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格权包括(ACD)。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贞操权 6.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包括(ABD)。 A.为个人研究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报纸期刊刊登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C.为学校课堂教学出版发行已发表的作品供教学和学生使用 D.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7.依照我国专利法不能被授予专利的领域有(ABC)。 A.智力活动规则 B.疾病诊断方法

C.动植物品种 D.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 8.我国商标法规定不得使用的文字、图形包括(ABC)。 A.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 B.直接表示商品的功能的

C.同红十字的标志或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 D.乡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9.我国继承法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ABD)。 A.父母 B.配偶 C.兄弟姐妹 D.子女

10.民法通则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AC)应当依法承担

民事责任。

A.产品制造者 B.产品检验者 C.产品销售者 D.产品使用者 五、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留置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留置成立的条件有;

(1)必须是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对方的财产(3分)

(2)必须是债务人的债务因债权人取得占有的同一合同约定的应付给的款项(3分)

(3)必须是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限(2分) 2.民事责任的特征是什么?

(1)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故以民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2分)

(2)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责任。(2分)

(3)民事责任的范围与损失的范围相适应。(2分) (4)民事责任是一种对违法行为的强制措施。(2分) 六、案例分析(15分)

曾某有一子甲和一女乙并有房屋六间,1992年曾某的妻子去世,1995年曾某另娶一妻丙,丙有一子丁。曾之女乙于1996年结婚,1997年乙生一子,1998年乙因病去世。1999年曾某去世,过了两个月曾之妻丙因思念过度亦去世。现

甲和丁因争房产发生纠纷,诉至法院。甲认为自己是唯一合法继承人,丁无继承权。

问:1.本案谁有继承权?为什么? 2.本案如何处理?法律根据是什么?

1.甲有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2分)

2.丁无继承权,不能直接继承曾某的遗产,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丁与曾某系无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不是法定继承人。(2分)

3.丙是与曾某是夫妻关系享有继承权。(2分)

4.乙有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子女是第一顺序继承人。(1分)

5.乙之子因乙去世享有代位继承权。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3分)

6,因丙后于曾某死亡,因此丙所继承的份额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可由丙的法定继承人转继承。(3分)

7.本案六间房产由甲,乙之子,丁各得2间,根据继承法法定继承的原则,一般由各继承人平均分配。(2分)

电大民法学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宣告死亡,是指公民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该公民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2.表见代理,指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入主观上为善意且无过失,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

3.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若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可能性的制度。

4.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退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5.按份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分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

6.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与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7.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8.民事法律事实,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9.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10.宣告失踪,是公民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其失踪并对其财产实行代管的法律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 )、(客体 )、(内容)三个要素。

2.民法通则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终止。

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属于具有特殊作用的种类物。

5.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7.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1)(不可抗力) (2)(其它障碍) 。 8.传统民法将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9.财产所有权合法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 10.房屋典权是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出典人的房屋,并对其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11.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 (总称) 。 1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 (平等)。

13.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14.法人终止,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围外)的活动。 15.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16.《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17.民法上的期限,依期限的确定根据,可将其分为(法定期限、指定期限、意定期限)。

18.公有财产的分割方式有(哄抢、私分、截留)。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民法通则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AC )。

A.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

2020年中央电大民法学(2)试题三套汇编附全答案【备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0hk1y4u16trx01723y3gzju6vsv000dk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