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简明、得体、连贯训练题答案
1、分析:本题答案是A。从第一空来看①②不能取舍,第二空后面是一个比喻句,其表层含义是指看到的东西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空手而归;联系前后文,其深层含义是书读得多,但由于不求甚解,没有收获。所以第二空只能填③。再看第一空,我们会发现第二句是反面含义的并列句,所以第一空填②。从句子表达上看,把读书看成装点门面,所以应选⑤。 2、D.(①与②按“逻辑”统一来选,因为是“天边”所以选“那”,⑤与⑥按“句式”统一。) 3、A.(“逻辑”统一,“一波三折”是“音乐的节奏”) 4、B.(①与②“句式”统一,⑤与⑥“逻辑”统一) 5、【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排序题,主要看上下语句的连贯,很明显⑤③①是连贯的三个句子,由此即可排除C、D两项,再判断②和④的顺序,从②可以判断出④是其所举出的一个例子,按总分结构进行排序。答案:B
6、①、②两句各说一面,不能领起下文;③句先说“文”,后说“实”,与开头限制性词语“纪实性与文学性”不协调。答案为④ 7、本题从语意连贯的角度考查辨析语境选择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应该了解所给句子的特点,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然后根据上下文(即语境)加以选择。第一段文字所给的两句话,①句从“今”的角度说,②句从“古”的角度说,下面两句话都是“古”在前,“今”在后,所以应选②①;第二段话阐述记忆对人的影响,从所给③④两句的关系看,④句是③句的延伸,所以其顺序应为③④。正确答案C。
[考场支招]注意从一些关键词语上找思路。
8、分析:该语段阐明人类并未真正在保护动物。横线左边的句子有两个关键词语“玩弄于掌”、“主宰命运”,其中“玩弄”明显带贬义,程度重,“主宰”显中性,程度轻。再看提供的四个短语可压缩为①兔子小鸡成玩物 ②动物劳作③老虎表演④动物献身,明显可分为两类:①③与②④。据“玩弄”与“主宰”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
9、分析:该语段采用排比、比喻修辞,写出了语文的丰富多样。抓住分号前的“想象”、“目光”、“寓情于物”、“对白”、“意象”几个词语,联系供选句子中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一一对应,例如“戏剧”的特点就是舞台人物有大量的对白,由此可知①应填入第四处横线上。依次类推,可确定B项正确。 10、参考:“务必准我一天假”改为商量语气,“希望准假一天”, “特此声明”,不合语体,改为“十分感谢” 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意连贯。根据所提供的首句可以找到紧接之后的应该是第②句推断“也许”,下面第①句“因而”与上文衔接起来,然后是第③句的举例,依据的是想象,紧接之后的是第⑤句“这想象”,最后是第④句总结。【答案】②①③⑤④ 12.分析;本题答案42135.
本题考查时空顺序,①写的是南坡的林海,②写被迫的草原③森林中的动物,④写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进入草原带和森林带,⑤写森林中的鸟。凑从这五句话来看④应该排在最前头。然后是草原带和森林带②①,最后剩下③和⑤,因为③中有“数天蔽日的杉林下” 13、参考:④⑤①⑦②⑥③ 14、【解析】注意层次的切分和句式的照应,①⑥必须相联,由“既”起领,④②相联,由“也”起领。“既??也??”构成句子主干。 【答案】⑤③①⑥④②
15、参考:④⑤①⑦②⑥③
9
简明答案
1、分析:本题的答案是D。它主要考查的是“主语”的一致。横线前的句子的主语是“公安干警”,所以后面的话语的陈述对象也因是“公安干警”,只有D项的陈述对象都是“公安干警”。 2、必须保留的词语是②③④⑦⑧ 3、必须删除的有②⑦⑩
4、答案是B。①③句中的“的”可有可无,②④句中必须有“的”。第②句如果没有“的”,原句的偏下短语就会变成主谓短语,与上下文不合。第④如果没有“的”,不但使原来的偏下短语发生了变化,而且读起来有残缺之感。
5、C 根据中国内地的习惯,应是坐着开会,所以身高对识别人物没有意义,另外,“留络腮胡子”肯定是男教师,但男教师不一定都有络腮胡子,⑤比⑥更有区别意义。 6、C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①“革命家”是学习的“榜样”,“事迹”赘余应删。②“人来人往”本来就形容人多,“也特别多”赘余,应删。③“挨”就有“遭受”的意思,“遭受”赘余,应删。④⑤“国际水平的”“祖国”都作定语,是不可缺少的。⑥“可”副词表示强调语气,作状语,不可缺少。
7、B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B项,“造成了”“的现象”多余,所以这句不简明。 8、C 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如果定语后不用“的”,语意、语言结构没有变化就可以省略“的”,反之,则不能省略。③处,“前来旅游的”本来是“同胞”的定语,如果省略了“的”,就变成“港澳台”的谓语了。 9、参考:②③⑤⑥⑨
考点三得体答案
1、C(A.“长命百岁”一般只用于儿童,不用于老人。B祝妈妈“青春永驻,永远漂亮”不得体。D.“胜败乃兵家长事”一词太大,用在这里不妥当) 2、①③⑤(①去掉“很为您”;③“初生牛犊”改为“后生、学生”;⑤“当地”改为“本地”) 3、【答案】(示例)(1)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4、【解析】语言环境分内部语言环境(上下文)和外部语言环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景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景等)。近几年高考主要从外部语境的角度来考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考查频率高,考查方式灵活。此题要求考生注意陈述对象的年龄、身份等特点,且要达到“劝阻”的效果,对于同龄人可以委婉一些,而对于年长者就既要体现出委婉不生硬,又要体现出对年长者的尊重。而且要注意字数的限定。 【答案】(示例)(1)我们都是祖国的接班人,让我们共同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2)您是我们的长辈,请您为我们做好榜样,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5、【解析】本题侧重于对得体的考查,由于对象是师长,就得分清谦敬之语。“光临”是敬语不能用在这里,可改为“回到”,“至今健在”不当,可以去掉或者改为“精神矍铄”,“高足”是敬词,用于自己不当,应改为“学生”,“欣慰”是书面语,也不得体,可改为“高兴”。 【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 7、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既然是“便条”,就要语言通俗易懂,注重口语化。①“惊悉”改为“ 听说”; ②“阁下”改为“您”;③“造访”改为“看望”;④“馈赠”改为“送上”。 7、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待同桌请教问题的回答要切合情境,回答要得体。(1)好,我们一起研
10
究吧,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2分,能够表现出“谦虚”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2)好的,不过我现在正忙着,等到下课可以吗?(2分,能够表现出“现在没时间”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3)对不起,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您还是下课后请教老师吧。(2分,能够表现出“委婉地拒绝”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8、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示例一)①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②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示例二)①雷雨震撼,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②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9、电报要求简要明白且不用标点,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主要最清晰的内容。①语意不明,是“母已动身,三日即归”还是“母已动身三日,即归”?“三日”是“三天”还是“三号”?②欠简洁,故在不影响内容的情况下删除不必要的文字。“7月”可去可留,因为日常电报一般情况下都是提前三五日发出,不会引起误解。
【答案】①母已于三日动身即归 ②10日24次车早7点抵京西站接弟 10、【答案】应把“各户均需留人,否则,一律不予安装。”改为“请各户留一人,并对此项工作予以支持,谢谢!” 21、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松竹山茶”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这样,A、B两项就可以排除了。(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更好。这样,C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D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考场支招]音节和谐是语言连贯的更高的要求。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做到音节和谐。一般有这样的几种方法:尾字压韵;结构一致;句子由短而长。 12、答案:用语不当的几处是:B、D、G、H、I、K
13、题考查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开放性高、鼓励创新。参考答案为: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你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中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祝您生日快乐! 34、答案示例:(1)欢迎你届时惠顾(2)敬请届时光临指导(3)务必准时出席(4)到时候一定回来。
15、[分析]这是本卷最出彩的一道题,它既有对语言运用得体的要求,又有对修辞方面的考查,还能切合生活实际,体现人文关怀。
从题目看,改写的都是用在公众环境中的一些告示、广告、宣传标语。这种语言存活的语境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改写后的语言首先应具备广泛性,不能只针对个别人和事,或者针对个别现象;其次,这类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不能是冷冰冰、硬邦邦的警告,让人读了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恶感。
据此,答案可以这么来拟写:(1)a安静送给他人,文雅留给自己;b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代文明学生;c给教室以安宁,还走廊以清静。(2)a知识装进心中,报刊留在室内;b带走无价的知识,留下有价的报刊;c靠罚款营利不是我的目的,给你知识是我的追求。 本题答案可以给我们启示:可以借鉴学过的名言名句,如“此时无声胜有声“、“轻轻地我走了”等,也可以仿用熟悉的歌词、广告用语,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您的满意,我的追求”等等。
11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