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10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8:5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10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由于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变得开放了,教师的调控手段多样,学生自由表达,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多媒体手段多起来了,无可否认,这样的课“观赏性”强多了。留心我们的课堂,我们会发现如下笔者认为“误区”的现象。

1.过分强调自主合作学习功能,忽视接受学习作用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不敢多讲,动不动就分组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探究能力”。我们知道,自主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自己解决,发现新规律,是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能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关键,要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形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2.多媒体使用不当,对多媒体的依赖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动思动笔的时间。

二、矫正策略及辨证性思考

“语文”是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也有的说是“语言文化”。叶老的说法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为: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笔者认为,无论怎么样改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实践的内容需有选择

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已有经验理解。有的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体会;有的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辅助理解。而当这一切都难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时,就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比如语文中的书写,尽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摆正字的间架结构,如何握笔,但没有学生亲身实践,这一切也就是纸上谈兵而已。所以,语言实践不是逢文必究,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做一些选择。

2.语言实践的方式应多样

语言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用的还是听说读写。至于如何机智灵活地采取这些方式,纯属教师的见解和功底。比如,说一说,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来开个辩论会辩一辩、听一听、看一看,有的时候我们不妨让学生来演一演;写一写,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一创。当然,实践方式的选择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相信只有在这样具有浓浓语文气息的“实践”中,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激发。总之,近10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在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民主氛围、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给以往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既然是改革,就必然存在偏差,我们冷静地审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繁荣“”热闹”的场面,有必要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10篇 的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tch3242638gut0xsx29kcek7hlwh013z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