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明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 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谓诚信?顾 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早在两千 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一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 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
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 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 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因而,我们今天谈诚信,绝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历史渊源的。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 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 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 可见,诚信白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 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讲两个诚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 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
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 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 能得到如此
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 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 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 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 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 400年以 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
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
20多座
烽火台上点起烽火一一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 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 博凄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 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 再燃而诸侯未到一一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白刎而 褒姒也被俘虏。一位老学者说:“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 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心情灰黯,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 昂,愉快。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当我听到那些冒用别人公司大名的人, 津津乐道发财之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当我看见学术界出现东拼西 凑的专着,东拉西扯的体系和博士生导师的剽窃现象以及假新闻、
、
假证书的泛滥时,心里不免有些悲凉。真的,如果将“尔虞我诈”用 在商业运作或人际交往中,我只有变成悲观主义者了。
也许我们只是路旁的一株小草,无法如鲜花般迷人灿烂;也许我 们只是山间一条不为人知的清泉,无法如大海般浩瀚奔腾;也许我们 都只是芸芸众生中一平常之人,无法如伟人般惊天动地万人瞩目,但 也绝不可丢弃诚信这做人之本,立事之根!
让我们都做诚信的人,让我们呼唤诚信的春风吹绿每个人的心田! 因为诚信是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 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
听!有个声音大声地说:道德是做人的准则!有个声音真诚地说: 这世界需要新的道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这世界才会有美好的结 果。让我们同祝道德之河永远奔流,让我们共唤诚信之歌永远唱响!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也来谈一谈“诚实守信”。
我先来谈一谈什么是“诚实”。看到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怎 么想的,就让他表现出来。这就是诚实。诚实最主要在于不假不欺, 我讲的不欺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文不 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面出现 在世人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 普遍的信任。我们通常把“诚实”与“守信”连起来说,这其中诚实 是前提,是原因,而守信是结果。人的美德可以列举出很多,“诚实” 是一切美德的基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诚实的巨大作用。 诚实表现在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上,这一点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不诚实有可能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终会露馅,而且失去人们的信任, 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再来谈一谈“守信”。守信乃立身之本,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 守住人格。守信总是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别人, 以极其严格的要求 对待白己。真正的守信者不轻易许诺。是否许诺,以能否践约为唯一 标准。所以,一旦答应,必定做到。在践约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 困难出现。因而守信者就更加令人尊敬。楚汉时期的季布,重诺言、 守信义,当时的人们便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赞言。 由此看来,守信在人们的心目中比金钱重要得多。
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第四章就是讲“信” 它教导我们做人要守信,要讲究诚信,同时也要有高尚的信念。其中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是讲说出来的话以信为先, 欺骗别人,讲不诚实的话怎么可以呢?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碰见学生不交作业的。问他,便说没带 回家或者找其他借口。或者有些同学做作业时抄袭等等,这些都属于 不诚实的表现。这时候就可以用“信为先”来对照白己。说话要以信 为先,如果欺骗别人,一次
两次之后别人就不在信任你。
的故事我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应该吸取那个孩子的教训。
“狼来了”
还有更想说的是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应努力做到,若没有做到 也要解释一下。我记得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两个同学之间的借书, 答应第二天借给别人书的人,可是第二天却不带,因此失去了同学信 任。有的学生犯错之后通常会答应老师不再怎么怎么做, 但有些同学 过不了多久就忘掉了。这样又失去了老师的信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 更多人的信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 了信用,他一定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践行〈〈弟子规》 、践行
“诚实守信”不仅仅在现在、在学校,应该在整个人生历程、在每一 个地方。
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让我们以诚实守信来体现尊重生命、尊重 生活的执著吧!铭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
我国有一句话叫做:“诚信是金。”意思是:做人讲诚信,就像金 子一样宝贵。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诚信比金子更沉重,更宝贵。 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已有成百上千年了,白古都以“言行一致,表里 如一。实事求是,讲究信誉”为人们追求的品德和德行。如今,已是 二^一世纪,我深信每个人都一定会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