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1 9:09: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诗经》的思想内容

1、爱情与婚姻的诗歌。如《诗经》第一首《关雎》即为情歌。

2、劳动的诗歌。如《豳风·七月》写了农奴们一年到头春夏秋冬四季的劳动。 3、周民族的史诗。如《生民》。 4、政治讽刺诗。如《硕鼠》。

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 4.四言为主的句式 5.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志人小说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田园诗和山水诗于东晋和南朝时期分别由陶渊明和谢灵运开创以后,各自占领着诗坛的一隅,至盛唐时期形成山水田园诗派,出现创作上第一个高峰。此后各朝各代,创作不断,山水田园诗遂成为古典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拟从意境、主旨、语言三个方面,对田园诗与山水诗进行比较。 (一)、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崇高的艺术追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评价元杂剧时说:“其(指元杂剧)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矣。”王国维接下来给意境作出形象的描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诗词佳作都讲求意境,然而,意境在具体作品中呈现出的气象却是千差万别的,给人的美感也是多样的。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即存在着这样的差别。

通常,山水诗意境或雄奇阔大,或淡泊静谧;而田园诗意境则或是淳古素雅,或是悲苦寒凉。下面以具体诗歌为例作简要分析: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其山水诗代表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秋湖景色,全诗却写得境界宏阔,气势壮大,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更是非同凡响,发盛唐气象之先声。而其田园诗名作《过故人庄》则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乡村风俗的淳古,给人清新素雅的感受。

此外,山水诗意境雄奇阔大者如王维《使至塞上》、杜甫《登岳阳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淡泊静谧者如《鸟鸣涧》、《鹿柴》,李白《独坐敬亭山》等等。与田园诗之淳古素雅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储光曦《农家杂兴》、陆游《游山西村》;悲苦寒凉者如白居易《观刈麦》、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等,气象迥异,形成鲜明对比,囿于篇幅,不作一一分析。 (二)、主题

山水诗和田园诗都可抒发个人襟怀、情感,其抒情主旨有相同之处。先说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山水诗和田园诗均可表达隐逸情怀,如王维《山居秋暝》和《渭川田家》,题材不同,一为山水诗,一为田园诗,却都表现王维晚年隐居时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下面,重点谈谈不同与区别。

山水诗中有描绘山川秀美,表现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作品,我们称其为纯正山水诗;田园诗中则有描绘田园乡村静谧淳朴的风情,表达对自由生活向往的作品,我们称其为纯正的田园诗。然而,无论是山水诗还是田园诗,像这样单纯的描绘山川、乡村风景的作品是不多的,更多的情况下,诗人都寄托着丰富的情感。

如山水诗中有描述山河雄奇险峻,隐喻仕途不顺,抒发内心忧愤之情,如李白《蜀道难》、《庐山谣寄户侍御虚舟》;有描摹山河的秀丽多娇,抒发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如杜甫《望岳》、毛泽东《沁园春雪》 相比较之下,田园诗则更多的是表现“大我”主题,即作者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注,如有描摹农村民瘼疾苦,表现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如白居易《观刈麦》、张籍《野老歌》;有反映统治阶级压迫劳动人民,表现革除弊政愿望的,如梅尧臣《田家语》、王安石《河北民》。 (三)、语言

山水诗语言多浓墨重彩,极其讲究,描绘生动形象,富于文采;而田园诗语言则一般较为质朴,追求平淡自然风格。山水诗多运用夸张渲染手法,重写“意”;而田园诗则多铺叙白描,重写“实”。 总之,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忽视这些区别,笼而统之的称之为山水田园诗,不仅是不严谨态度的表现,也不利于对诗歌的理解与品析。以上所谈见解粗浅,惟望引起大家注意。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清风摇情满江树。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的文档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知识点及典型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ww9s45wlm8wrp7237s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