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鹤峰县咸盈河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工作报告 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覆盖层及强风化岩层属强透水层,弱风化层属中等透水层,微风化层属中等-弱透水层,微风化下段属微透水层。根据坝址钻孔压水试验资料成果,将岩体透水性按其透水率(q)的大小分为以下几个透水带。
强透水带:q≥100Lu,主要分布于河床冲洪积层、岸坡覆盖层及强风化岩层中。
中等透水带:10≤q<100Lu,主要分布于强风化及弱风化岩层中,左岸高程为522.0m以上,右岸高程为510.0m以上部分地段,河床内高程为455.0m以上。
弱透水带上层:5≤q<10Lu,主要分布于微风化岩层及部分弱风化岩层中,裂隙较发育。
弱透水带下层:1≤q<5Lu,主要分布于微风化岩层中,裂隙不发育。左岸高程为522.0m以下,右岸高程为521.0m以下部分地段,河床内高程为465.0m以下。
微透水带:0.1≤q<1Lu,主要分布于微风化及新鲜岩层中,裂隙不发育。 岩石透水特点:岩体透水性随岩石风化程度的减弱而减小;两岸山坡岩体透水性大于河床中间岩体透水性,这与岩体的风化及河床下切过程中卸荷有关;岩体透水性随深度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向深部裂隙逐渐闭合,而且岩体含泥量高,裂隙张开程度小,透水性相对较低。
2.4.5物理地质现象
坝址区未见滑坡,主要为小型的崩塌,崩塌物主要为第四系的残坡积粉质粘土、碎石土,崩塌面积一般10~20m2,崩塌主要由筑路或其他生产活动引起,崩塌量小,对坝址枢纽没有直接的影响。
2.4.6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坝址区岩性变化不大,主要有两类岩石,即含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本阶段通过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经统计分析,各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4.6-1。从表可知,含泥质粉砂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1.369MPa,属于“中硬岩”,而粉砂质泥岩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仅为19.79MPa,应划属“较软岩”。从岩石的软化系数、室内抗剪试验和钻孔、 平硐声波测试结果来看,两类岩性的强度差别很明显。
13
湖北省鹤峰县咸盈河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工作报告 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表2.4.6-1 各类岩性的物理力学参数汇总表
吸 天然 围岩 岩石名称 分类 (kN/m) (%) 3岩石抗压 抗剪断强度 软化 系数 饱和 干燥 f′ c′(MPa) f′ c′(MPa) 强度(MPa) 岩体 砼/岩体 弹性 模量 3水 重度 率 变形 模量 3泊 坝基允许 岩石 松 承载力 波速 ×10(MPa) ×10(MPa) 比 (Mpa) (m/s)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Ⅳ 20.0 22.0 0.12 0.5 2.8 3.5 4.0 2.1 2.9 3.5 0.35 0.30 0.28 0.25 0.25 0.8 963 强风化含泥质粉砂岩 Ⅳ 弱风化粉砂质泥岩 1.2 1235 2.0 2012 4.2 2336 5.4 3665 Ⅲ 26.7 0.91 0.60 20.0 31.4 0.92 0.65 0.87 0.60 27.0 0.46 0.77 41.4 52.3 1.00 0.75 0.90 0.65 27.4 0.28 0.79 54.4 66.4 1.05 0.85 0.95 0.70 弱风化含泥质粉砂岩 Ⅲ 微风化含泥质粉砂岩 Ⅱ 2.5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5.1大坝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上坝线轴线部位,两岸陡峻,河床宽约23m。左岸上部较缓平均坡角37°,植被覆盖,残坡积层厚4.5~5m;下部陡峻,基岩裸露,平均坡角52°。右岸坡角平均45°,上部植被覆盖,残坡积层厚2.5~12.8 m。残坡积主要成分为粘土夹碎石及少量块石,残坡积体分布不均,分布高程较高,陡峭处基岩裸露。左右岸山体连续雄厚、陡峻,掉坎、冲沟不发育,地形较为理想。
河床冲洪积砂卵石厚5.2m,卵石成分以灰色白云岩、灰岩、砂岩为主,局部漂石直径0.5~1.0m,砂卵石分选性差。其弹性模量及变形模量均不适应重力坝基础要求,全部挖除。
坝肩、坝基岩石均为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含泥质粉砂岩,坝肩基础置于弱风化岩体上,左岸强风化岩体深0~3m,右岸强风化岩体深0~2.5m,强风化岩体需清除,在基岩裸露部位,风化裂隙较发育,需清除;左右坝肩覆盖层开挖坡度:1:1.5,强风化岩体开挖坡度:1:1.0,弱风化岩体开挖坡度:1:0.5。坝肩开挖深度深入弱风化岩体不小于2.0m,以避开风化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部位。
河床位于弱风化岩体中下部,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因岩层倾下游,为防止下游岩层顺层面滑动,开挖深度不小于1m,以增加阻滑岩体。
14
湖北省鹤峰县咸盈河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工作报告 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坝基岩体均为灰白色含泥质粉砂岩,剪切波波速(Vs)=937m/s,压缩波波速(Vp)=1963 m/s,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40MPa,饱和弹性模量3.0GPa,变形模量2.5 GPa,软化系数0.65,岩体允许承载力3.0MPa。
坝后两岸岸坡陡峻,岩石为含泥质粉砂岩,岩体完整,强度较高,坝下游两侧岸坡稳定性较好,河床岩体冲刷系数K=1.75,抗冲流速4m/s,由于岩层倾向下游,采取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保证冲刷坑的岩体稳定。
混凝土坝坝基防渗主要靠帷幕灌浆进行防渗,根据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并类比邻近工程经验,按照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坝基防渗帷幕按透水率q≤5Lu作为相对隔水层控制标准。
河床:据压水试验资料,q≤5Lu,相对隔水层埋深约35.5m。该段范围帷幕深度在建基面以下30m。帷幕底控制高程为458m。
坝左岸:据压水试验资料,q≤5Lu,相对隔水层埋深约30~35.00m。该段范围帷幕深度在建基面以下30~40m。
坝右岸:据压水试验资料,q≤5Lu,相对隔水层埋深约30~43m。该段范围帷幕深度在建基面以下30~40m。
为避免坝肩绕坝渗漏,坝址两岸坝肩同样需进行灌浆处理,由于场地地形坡度较陡,两岸可在坝顶高程附近开挖灌浆廊道进行帷幕灌浆。
2.5.2发电引水隧洞工程地质评价
发电引水隧洞位于右岸,发电引水隧洞进水口为洞径3.0m的圆形洞,总长6453m,进口段洞长39.5m,进口底板高程520m,出口底板高程515m。取水口布置在右坝段。由于出口段栖霞组灰岩中发现煤矿,隧洞轴线为避开煤层,隧洞轴线向河床偏移,隧水隧洞总长6522m。
(1)隧洞(0+000~2+800)段: 该段隧洞依次穿越:(1)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上段(S1lr2)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岩层产状N70°E/NW∠40°,岩体属弱~微风化层,节理裂隙稍发育;(2)志留系中统纱帽组(S2s)灰绿色粉砂岩、砂质页岩夹紫红色泥岩,岩层产状N70°~85°E/NW∠30~40°,岩体属弱~微风化层,节理裂隙稍发育。
(2)隧洞(2+800~4+500)段: 该段隧洞从2+800m处进入石碳系中上统粉砂质泥岩夹泥岩区,全长1700m。此段隧洞线方向平行岩层走向,倾向坡里。
15
湖北省鹤峰县咸盈河水电站蓄水安全鉴定设计自检工作报告 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其依次穿越如下岩层:石炭系上、下统(C1+2)岩关组(C1y)灰色厚层石英砂岩、灰黑色炭质页岩和黄龙组(C2hn)浅灰色中-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细晶白云岩,强岩溶层岩组。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深灰-灰黑色中厚层含燧石结核微晶灰岩、石英砂岩、碳质页岩及煤层位于其上部,地下水不丰富。
(3)隧洞(4+500~5+200)段: 隧洞在该段进入砂岩区,岩体岩性为泥盆系中上统(D2+3) 石英砂岩中。随后隧洞从6+453m进入压力斜洞直至厂房。
从上可知,发电引水隧洞沿右岸山坡掘进,上覆岩体及侧壁岩体均较厚,围岩强度较高,岩体完整,裂隙不发育,成洞条件较好。隧洞施工过程中,除进出口地段外,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施工支护。但由于本隧洞很长,沿途经过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穿过众多地层和不同岩性,岩层多与洞轴线平行或小角度斜交,因此洞顶易产生塌顶,隧洞经过区多为砂岩,遇水易软化,因此隧洞掘进过程中及时衬砌或支护。
2.5.3厂房工程地质评价
厂区位于金鸡村咸盈河右岸坡地,厂址岸坡地形较陡,坡度35~55°,河床高程约391m,河床宽约30 m,砂卵石厚约8~10 m,河床岸边基岩出露,河岸上部边坡上为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块石所覆盖,厚约8~15m,岸坡上部调压井位置覆盖层厚度5~10m。基岩为志留系中统纱帽组 (S2s)中厚层粉砂岩,岩层产状为N80°W/NE∠38°,岩层倾向与坡向大致同向,裂隙不发育。岩体强度较高,透水性较弱。
表层为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块石,其下为较硬基岩,为此,边坡开挖坡度:土石边坡坡比为1:1.25~1.75,岩质边坡1:0.45~1:0.5。岩石的抗剪断强度和混凝土与岩石结合面的抗剪断强度:f/=0.9,c/= 0.65,f=0.56,c=0。由于厂房后侧山体陡峭,在施工修建厂房前,先清除厂房后侧山体的危岩体及孤石;在坡脚设置抗滑桩挡土墙等,保证厂房的安全。
2.5.4导流涵洞工程地质评价
施工导流洞布置在右岸,进口布置在两河口下游,进口底板高程501.0m,出口高程498.87m。隧洞经过地段,地表岸坡坡度变化小,进口岸坡较陡,出口为陡坡相对较缓,洞室最大埋深70m。全洞穿越地层为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含泥质粉砂岩,岩层倾下游,倾角40~50°,岩层走向与洞轴线呈大角度斜交。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