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
作者:黄淑珍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19期
摘 要:轰动全国金融业的2018年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使得国家以及银监会更加着力于关注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伴随着近期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可以预想得到:未来的银行业将会持续进入“强监管”的态势。因此,从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事件为起点,通过深入展开以其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存在内部控制失效的具体表现,进行分解式的剖析,挖掘其内在的原因,并最后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9.056 1 引言
近年来,面对金融市场的各种乱象,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了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频繁出现了多起银行违规案件的曝光,可以看出,整体映射了银行业内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许多的银行一味追求业务规模的超高速发展,都纷纷萌生了采用弄虚作假增业绩的非法手段;除此之外,更关键的问题是凸显出了银行内部控制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操作的短板。因此,自2017年起,银监会系统开始重罚各种违规现象,这极大程度上彰显了监管层的决心。一直以来,浦发银行以稳健目标,但是对于此次事件的曝光,可谓是一起有组织的造假案件,其涉案金额巨大,手段隐蔽,性质恶劣,教训深刻,最终难逃银监会的管制,被罚4.62亿元,同时还取消多名银行高管的终身从业资格。其实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案件曝光之前,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训,如广发银行惠州分行的违规担保“侨兴债”一案被处罚共7.22亿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违规从事投资活动被没收违法所得和处罚共计5.21亿元;民生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30亿元虚假理财案;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39亿元票据案等等。深究其原因,无一不例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及大漏洞,以及风险管理的不到位。 2 “浦发银行案”内部控制失效的具体表现
(1)王某作为该案件的主要责任人,其自从2002年3月从工商银行四川分行副行长一职转任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以后,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卸去职位,转为担任高级专家。可想而知,在王某长达15年的任职过程中,一直追求存贷规模,利润,不良等指标的高标准,其个人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控制着浦发银行成都分行的整体运作,与“浦发银行案”有着直接的重要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