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EPDI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初步设计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电气部分说明书
8.1.2 500kV线路控制
配置一套500kV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简称500kV NCS),在500kV NCS中监控的元件有500kV 断路器和500kV母线设备。NCS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式结构,设中央层(即人机界面层),在中央层设置两台操作员工作站,操作员可以通过操作员站控制和监视500kV断路器、隔离开关(包括接地刀闸)。设一台工程师站,可以进行500kV NCS系统的编程和设置。在间隔层内每个断路器采用一个控制测量单元,负责对该断路器的电流和电压交流采样、信号采集、同期鉴定及跳合闸控制。各控制测量单元之间实现通讯,以完成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之间的操作闭锁。在间隔层的控制测量单元可以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包括接地刀闸)进行监控,间隔层的监控独立于中央层,中央层的任何故障不影响间隔层的运行。间隔层与中央层之间通过冗余的通讯光缆进信息交换。中央层与厂级管理系统SIS实现网络通讯。
根据接入系统可研审查意见要求,取消远动RTU,远动信息利用间隔层测控单元采集,在500kV NCS中设有数据处理及通讯装置,通过该装置能向华东调、省调和区调传送远动信息和执行调度命令。
为满足AGC功能的要求,每台机组设置一个AGC测控单元。 升压站500kV NCS操作员工作站布置于#1、#2机集控室。 间隔层的设备均布置在500kV继电室内。 机组的AGC测控单元布置在每台机的继电器室内。 500kV系统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零相接地方式。 系统配置图见图F4741C-D-17。 8.1.3 辅助系统监控
根据本工程辅助系统监控的范围及各辅助系统中工艺系统的关联性和物理位置上的相邻关系,煤、灰、水三大系统先设独立的监控子网。如输煤系统全厂设一套完整的监控子系统;化水控制系统将锅炉补给水系统、净水预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工业水系统、生活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全厂设一套监控子系统;凝结水精处理及取样加药系统两台机组设一套监控子系统;飞灰输送系统每两台机组设一套监控子系统,渣水处理系统、石子煤输送系统每两台机组设一套渣水监控子系统,炉底捞渣机随设备自带PLC,状态信号通过硬接线进DCS显示,并与渣水控制系统通讯,干灰分选系统全厂设一套监控子系统,将
26
ZPEPDI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初步设计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电气部分说明书
全厂飞灰输送控制系统、渣水控制系统及干灰分选控制系统联网,组成全厂灰渣控制系统;制氢系统及循环水加氯系统各设独立的监控子系统,子系统采用PLC加上位机的方式,其中,循环水加氯系统不设上位机。在此基础上,将所有辅助监控子系统进行连网,控制点设在集控室(两机一控的#1、#2机控制室),其中,煤系统的监控点设在就地煤控制室,灰渣系统采用四机一控,监控点设在脱硫除灰控制室,运行人员在集控室通过辅助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可以浏览到煤系统和灰渣系统的有关运行参数,但操作在上述两个监控点完成,在水系统中保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以便于系统的启动调试,正常运行时在集控室进行集中监控。
输煤、飞灰、除渣系统各设一套完整的监控子系统,子系统中保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以便于系统的启动调试,待系统运行稳定后,可在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监控。 8.1.3.1 输煤控制子系统
输煤控制子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PLC 采用双机热备用方式。输煤控制柜及CRT控制台布置在输煤控制室内。输煤控制系统通过双冗余的交换机与辅助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实现网络通讯。输煤系统设置一套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并与全厂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联网。该系统包括位于输煤控制室内监视器和CRT操作台,以及布置在输煤系统的各个重要部位电视摄像头。
系统配置见图F4741C-D-18。 8.1.3.2飞灰控制子系统
每两台机组设一个除尘除灰控制室,控制室设在除灰/除尘控制楼的14.40m层,控制楼布置在两台炉的电除尘器之间。
每台炉设一套完整的飞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PLC 采用双机热备用方式。飞灰控制系统主机柜及CRT控制台布置在除尘除灰控制室内。
系统配置见图F4741C-D-19。 8.1.3.3 除渣控制系统
每台炉设一套完整的除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PLC程序控制,PLC 采用双机热备用方式。除渣控制系统主机柜及CRT控制台布置在除尘除灰控制室内。除渣控制系统通过双冗余的交换机与辅助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实现网络通讯。 8.1.4除尘控制系统
除尘控制系统的监控纳入单元机组的DCS监控范围。由于电除尘系统其工艺系统的特
27
ZPEPDI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初步设计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电气部分说明书
殊性设单独的控制系统,在除尘控制室设启动调试用的人机接口设备(操作员站兼工程师站),并与相应机组的DCS进行通信,待系统运行稳定后,统一在中央控制室机组DCS的人机界面中监控。
每台炉的电除尘器采用一套微处理机控制的高﹑低压成套供电装置。整流变采用高位布置方式,高﹑低压程控柜布置在除灰/除尘控制楼的二层,LCD 控制台布置在除尘除灰控制室内。 8.2 测量
电气测量表计按“DL/T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的要求配置。向DCS传送的模拟量信号为4-20mA,有功电度/无功电度表带有脉冲无源输出接点。发电机的电量测量在发电机电压端。500kV NCS采用交流采样。
关口电度表的设置地点如下: (1) 每台主变500kV侧 (2) 高压备变500kV侧 8.3 继电保护
8.3.1 保护设计主要原则
8.3.1.1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厂变和备用变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
8.3.1.2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厂变和备用变采用双重化保护,从电流和电压回路、直流电源、保护出口继电器及电缆完全独立以形成100%冗余。
8.3.1.3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厂变和备用变保护的出口继电器采用手动复归型,保护装置动作后闭锁相关断路器的合闸回路,必须手动复归后才能进行合闸操作。
8.3.1.4 500kV断路器失灵保护在系统保护中统一考虑,变压器保护动作将向500kV断路器保护提供起动信号,失灵保护的电流闭锁元件由系统保护提供。 8.3.1.5变压器本体非电量保护不起动失灵保护。 8.3.1.6 500kV短线保护在系统保护中统一考虑。
8.3.1.7 发电机后备保护的配置应能满足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的特性,在发电机机端和系统短路故障时均应能可靠和安全的动作。
8.3.1.8为确保输电线路在永久性故障跳闸后厂用电源能可靠快速的切换,每台机组设置一套微机型零功率切机保护装置,动作于变压器保护的出口继电器。
28
ZPEPDI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初步设计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电气部分说明书
8.3.1.9发电机断水保护由热控专业根据发电机制造厂提供的断水减负荷曲线的要求在DCS中实现。
8.3.2发电机保护配置如下:
(1)发电机差动保护 (-K87)
(2)定子100%接地保护 (由-K64G1和-K64G3组成)
(3)失磁保护 (-K40) (4)负序保护 (-K46) (5)过激磁保护 (-K95) (6)逆功率保护 (-K32) (7)电压闭锁过电流 (-K51/27)
(8)失步保护 (-K78) (9)低频保护 (-K81) (10)高频保护
(11)发电机突加电压保护 (-K81AEG)
(12)发电机磁场一点和二点接地保护 (由AVR成套) (13)发电机过负荷保护 (-K49) (14)发电机过电压保护(-K59)
(15)发电机定子匝间保护 (-K58) (16)发电机断路器失灵保护 (17)发电机起停机保护 8.3.3变压器保护配置如下:
(1) 主变差动保护 (-K287)
(2)主变高压侧零序过电流保护 (-K51N) (3)断路器非全相保护 (-K28) (4)阻抗保护 (-K21) (5)过激磁保护 (-K95) (6)主变低压侧接地保护 (7)主变非电量保护
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