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明珠,产业新城
开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雄浑壮阔的阴山脚下,风光无限的草原之上,大河子镇,一座风华瑰丽的小镇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点缀在北国名城---商都县。
6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影《北国江南》,在这里创作、取景、拍摄,将这座风光秀丽的草原城镇,第一次呈现于大屏幕之上,向世人掀开了大河子镇的神秘面纱。
第一部分:魅力草原,生机无限
大河子地处内蒙古、河北两省三县交汇节点,交通四通八达,商都至张家口的公路贯穿全境。作为商都县及二连通往京津冀的重要通道,为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大河子镇,辖区面积高达53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6.5万亩,其中水地12万亩,人均3.4亩。目前,全镇下辖28个村委会、1个社区,10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5731人,常住人口21656人。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大河子紧握时代的发展契机,依托当地有利的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蔬菜、甜菜和马铃薯等农业产业,历经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以西芹种植为代表的现代绿色农业以其雄厚的实力、一流的品质,享誉内外,赢得了蒙古西芹第一镇的美誉。
第二部分:开拓创新,砥砺奋进
紧握发展的重拳,叩响时代之门。 集聚产业的优势,铸就特色品牌。
在不断的发展征程中,大河子镇始终秉持着“立足实际,发扬优势,凸显特色”的发展理念,推动费全镇各项事业迈上新的高度。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近年来,全镇上下以水为核心,大力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推动设施农业不断进步,先后建成大型指针式喷灌圈136套,农田新型灌溉面积突破6万亩,膜下滴灌面积高达4.67万亩。截至目前,全镇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67万亩,占水地面积的75%,占耕地面积的64.7%,设施农业建设走
在全区乡镇前列。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不断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同时,大河子镇携手全镇群众,大力发展以蔬菜、甜菜和马铃薯三大作物为核心的现代绿色农业,发挥龙头公司集聚效应,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3%,以蔬菜种植为特色的绿色产业成为全镇脱贫攻坚、强镇富民的重要支柱。
一路高歌而行,一路硕果纷呈。得益于各项措施的稳步推进,全镇蔬菜产业,迎来崭新的发展格局。
冷凉蔬菜产业,打造崭新名片!大河子镇,在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中,以西芹为主打品牌,依托乐耕食品、鑫磊蔬菜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成功构建起以八十五号、向阳为中心,以宋家村、郭家村、刘家村、麻尼卜、梁宏等地为产业带的蔬菜种植格局,以产业集聚优势,快速推进品牌化、组团式发展。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突破4万亩,蔬菜年产量达到15万吨,总产值达到2.8亿元,成为商都县乃至乌兰察布市核心蔬菜种植区。
甜菜种植产业,成就业内标杆!作为大河子镇特色产业之一,甜菜种植得到业内广泛关注,成果与中国北方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产值高达8亿元的佰惠生糖业集团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合作开展订单农业,大河子镇成为佰惠生糖业集团重要原料生产基地。以此为契机,全镇糖菜订单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产量达12万吨,占全县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产值达6600万元。
马铃薯绿色产业,引领未来发展!借助品质一流、绿色生态的马铃薯产业,大河子镇依托蓝威斯顿、希森、天船薯业等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成功打开国际市场,并成功与法式薯条、麦当劳、肯德基达成协议供货合作。目前,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突破1.4亿元。
第三部分:服务为本,宜居宜业
依托卓越的服务,携手共赢未来。 构建美好的家园,勾画锦绣蓝图。
在快速前行中,大河子镇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提升服务品质,以客商所需为导向,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大河子镇以蔬菜种植特色产业为主导,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规划建设占地面积高达23.93平方公里的农牧业产业园区,成功引入佰惠生糖业、天船薯业、豆豆薯业等10多家业内知名企业落户入驻,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为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奠定基础。
——大力营造和谐宜居美丽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河子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院、超市、书屋、信用社、派出所、体育场、集贸场地等生活、娱乐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住房条件、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得到巨大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百舸争流,创新发展澎拜激荡!任重道远,生态海子扬帆远航。
瞩望未来,大河子镇将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全力打造以服务首都的核心的冷凉蔬菜小镇,不断开拓休闲农牧业、旅游观光等创新产业,逐步建设成为集产业投资、创新研发、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小镇,携手万千群众,奋力描绘“富强、美丽、开放、生态、和谐”的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