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质课一等奖 - - 柳永《雨霖铃》学生学案- 副本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4:2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柳永《雨霖铃》导学案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慢词的创造者。因排行第七,又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词”,对宋词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著有《乐章集》。

☆背景内容

这首《雨霖铃》,写于作者将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各地漂泊时。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柳永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上片主要是铺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片主要是抒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感。

☆诵读指要

《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朗读时当声情哀婉缠绵。如“寒蝉凄切”“切”字为韵脚,要读得鲜明;尾音拖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竟无语凝噎”的“竟”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念去去”的“念”是领字,要稍重、稍停,拖音以带出下文;“酒醒何处”的“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那堪”二字要稍重,随后的“冷落清秋节”稍缓;“便纵有千种风情”中,“便”字要顿住,“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里表达苦痛无奈之意。 ☆问题导思

1、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

境?

2、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我们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

- 1 -

名言呢?请回忆几个。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3、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称为“千古俊句”,你认为好在哪里?

5、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 2 -

- 3 -

优质课一等奖 - - 柳永《雨霖铃》学生学案- 副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ugj63bpo55t2g95zx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