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3 13:06: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必修1·综合质量检测 (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 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A.Na B.Fe C.Si D.Cu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而得到的是( ). ①SO3 ②Fe(OH)3 ③H2SiO3 ④NaHCO3 ⑤FeCl2 A.③ B.①③ C.①⑤ D.②③

3.向100 mL 0.25 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A.3.45 g B.2.3 g C.1.15 g D.0.575 g

4.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 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 ⅧB族

5.将a g CuO和Fe2O3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b mL c mol/L的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另一份在加热的条件下用H2还原,反应完全时用去H2 d L(折算成标准状况)。则 d 等于( ).

A.11.2 bc×10 B.22.4 bc×10 C.22.4 (3a-4bc×10) D.22.4 (3a-4bc)×10

6.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常温下进行如下反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和盐的水解):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 100 mL 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pH=14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40 mL 4 mol/L的盐酸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Al三种阳离子且p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热剂中铝的物质的量是0.01 mol B.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4.8 g

2+

3+-3-3

-3-3

C.①中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 3.36 L(标准状况) D.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1 mol /L

7.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的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8.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SO、HCO、CO五种离子,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H3COO、SO、CO B.SO、SO、CO C.SO、HCO、SO D.CH3COO、SO、HCO

9.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 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加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 ).

A.4∶9 B.1∶1 C.7∶6 D.6∶7

10.铝可与硝酸钠发生反应:Al+NaNO3+H2O―→Al(OH)3+N2↑+NaAl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水

B.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 L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

D.当消耗1 mol A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 L

11.在一定温度下,把Na2O和Na2O2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 ).

A.n(Na2O)>n(Na2O2) B.n(Na2O)<n(Na2O2) C.n(Na2O)=n(Na2O2) D.无法确定

12.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了太空行走和多项科学研究。用于火箭发动机、航天飞机制动闸的金属,要有良好的热学性能,比如熔点高、比热高、热导率高、适宜的热膨胀率等优异性能。根据下表,用于制动闸的最佳金属材料为( ).

金属 熔点 (℃) 比热 热导率 [J/(g·K)] [W/(m·K)] 热膨胀率(25℃) 6α(×10) -

--

A B C D

418 923 933 1 550 0.106 0.243 0.215 0.436 75.37 153.66 221.91 146.5 11.76 24.3 23.6 11.6 13.将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的Na、Na2O、Na2O2、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Na B.Na2O C.Na2O2 D.NaOH

14.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除去Na2CO3的正确方法是( ). A.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C.加热使Na2CO3和水反应 D.加适量Ca(HCO3)2溶液,过滤

15.常温下,将0.1 mol的金属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0 mL 0.5 mol/L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是( ).

A.镁、铝一样多 B.钠放出的多 C.镁放出的多 D.铝放出的多 16.能与Fe反应,且证明Fe具有氧化性的是( ). ①SCN ②Fe ③Fe ④Cu ⑤SO ⑥OH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⑥ D.①②⑤

17.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和铝粉的混合物

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是: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3+3+

-2+-

D.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

18.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500 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再加入250 mL 2.00 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最多。上述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

A.0.050 mol/L B.1.00 mol/L C.2.00 mol/L D.3.00 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某班同学在学习铁的知识时,有下列问题: 问题1:铁为何称为黑色金属?

问题2:CuO在高温下可分解为 Cu2O和O2,Fe2O3在高温下可分解为FeO和O2吗?

(1)对于问题1,同学们上网查找,有两种解释:

A.因为在铁表面上有黑色的铁的氧化物,所以叫黑色金属

B.因为铁的粉末为黑色,铁的氧化物也均为黑色,所以叫黑色金属

①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②若有一黑色粉末,如何鉴别是铁粉,还是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一黑色粉末,为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如何证明其中有Fe3O4(只要求简述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问题2,同学们准备实验探究,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法:

A.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颜色是否变化。

B.将三氧化二铁高温灼烧,看灼烧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①实验中应将Fe2O3放在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

②方法A中,如果高温灼烧后颜色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说明Fe2O3确实发生了变化。能说明生成的一定为FeO吗?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法B中,如果发生了预期的反应,固体高温灼烧前后质量比应为________,但是,实验结果固体灼烧前后质量比为30∶29,则高温灼烧后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

20.实验室用下图所示仪器和药品做CO2和Na2O2反应制O2的实验,试填写下列空白。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yyf6l7ux3fre38hic91cf865breu010n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