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答案】×
【解析】进程P被唤醒后立即获得CPU,原因有很多,可以是因为当前进程的优先级高而抢占CPU,也可能是当前系统已经没有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而运行进程P。 5. 【答案】×
【解析】作业被选中后,首先需要调度到内存,然后创建进程,进入就绪队列,之后才是等待CPU调度执行。 6. 【答案】×
【解析】在动态分区(可变分区)分配算法中,最佳适应算法要求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因此要求空闲分区按照分区大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三、1. 答:当前磁道为153处,请求序列为96,157,101,187,104,160,112,185,140。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时不考虑进程请求的先后顺序,因此访问顺序是153→157→160→140→112→104→101→96→185→187。
因此,磁头的移动总量为:4+3+20+28+8+3+5+89+2=162。
扫描算法又称为电梯算法:因为在访问了135处后,到达153磁道处,因此磁头在向大磁道方向移动,因此访问顺序为:153→157→160→185→187→140→112→104→101→96。 因此,磁头的移动总量为:4+3+25+2+47+28+8+3+5=125
2. 答: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思想为每次选择作业估计运行最短的作业优先获得运行。因此,作业执行顺序为:1,3,2,4。作业的周转时间为完成时间减去到达时间的差。 作业号 1 3 2 4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结束时间 0 10 4 12 11 3 4 10 11 14 18 28 周转时间 11 4 14 16 因此,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11+4+14+16)/4=11.25
先来先服务的调度算法思想是每次选择最先进入系统的作业进行运行,因此,作业的执行顺序为1,2,3,4。作业的周转时间计算如下表: 作业号 1 2 3 4 到达时间 运行时间 结束时间 0 4 10 12 11 4 3 10 11 15 18 28 周转时间 11 11 8 16 因此,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11+11+8+16)/4=11.5
9
3.答:
(1)当前状态是否安全,使用安全性算法进行检查:设定work=aviliable=(2,2,6,1) P0 P4 P2 P3 P1 work 2,2,6,1 4,5,6,1 6,8,9,1 10,9,9,1 10,9,9,2 allocation 2,3,0,0 2,3,3,0 4,1,0,0 0,0,0,1 4,5,3,1 Work+allocation Finish 4,5,6,1 6,8,9,1 10,9,9,1 10,9,9,2 14,14,12,3 True True True True True 因此存在安全序列P0,P4,P2,P3,P1序列,使得每个进程获得其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顺利执行结束,因此当前状态是安全的。
(2)假设进程P2申请资源(2,2,1,1),则需要使用银行家算法进行判断:
①请求的合法性判断:request(2,2,1,1)≤Need(6,5,6,0)是不成立的。其中第四类资源的需求量是0,可是本次申请需要1个资源,因此,请求非法,系统不能将资源分配给它。 四、答:int empty=40;/*空机器信号量*/ mutex=1;/*互斥信号量*/ 学生i:repeat
wait(empty); /*判断有无空闲机器*/ wait(mutex);
登记班级、姓名、开始时间; /*在使用登记簿要求互斥*/ signal(mutex); 上机; wait(mutex);
登记结束时间; /*在使用登记簿要求互斥*/ signal(mutex);
signal(empty); /*释放计算机*/ until false;
【解析】本题把一个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1个进程,
(1)在进入机房前需要考察有无空闲机器,如果有才能进入机房,否则要门口等待;离开时需要释放计算机,并且如果有等待的学生,则第一个等待的学生可以进入机房。因此,使用empty变量,并设初值为40。
(2)登记簿是一个临界资源,每次只允许一个学生登记信息,而且进入和离开也不能同时使用登记簿,因此,引入mutex=1作为互斥信号量。 分析:
10
分析进程同步问题时,要考虑题目中的同步(直接制约关系,与进程执行顺序有关)和
互斥(间接制约关系,与进程对资源的使用有关)关系。
在本题中,并不能分析到有进程的同步关系,因为学生进入机房并无先后顺序,即:并不存在学生甲先进入才能让学生乙进入的情况,所有的学生地位是平等的。题目中只有互斥关系,有计算机和登记簿两种资源,登记簿为临界资源,所以分别设信号量为empty=40表示计算机资源的数量和mutex=1表示对临界资源登记簿的访问是互斥的。
分析完题目中的进程关系之后就来看进程的执行过程,可以由分析得知,题目中仅有学生这种进程,所以只分析学生进程的执行过程就可。
以下:
a、学生等待进入机房(申请空闲计算机p(empty))
试卷三
一、选择题
1.操作系统是
A.系统软件 B.办公软件 C.应用软件 D.信息管理软件 2.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的转换,肯定不会有的转换是 ( )
A.运行态到就绪态 B.等待态到运行态 C.运行态到等待态 D.等待态到就绪态 3.单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同时存在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最多为____个。( )
A.1 B.8 C.9 D.10
4.进程调度是从_____选择一个进程进入处理器中运行。 ( ) A.等待队列 B.就绪队列 C.作业后备队列 D.提交队列 5.在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采用______实现地址转换。 ( ) A.页表 B.段表 C.段表和页表 D.空闲页表 6.文件的存储管理实际上是对________的管理。
A.内存空间 B.外部存储空间 C.逻辑存储空间 D.物理存储空间 7.打印机是 ( ) A.独占设备 B.共享设备 C.有时是独占设备有时是共享设备 D.字符输出设备
8.中央处理器启动通道后,设备的控制工作是由 ( ) A.中央处理器来执行的 B.中央处理器执行通道程序来执行的
11
b、学生登记信息(写登记簿,操作需介于p(mutex)和v(mutex)之间) c、上机
d、登记借书信息(写登记簿,操作需介于p(mutex)和v(mutex)之间) e、释放计算机
C.通道执行预先编好的通道程序来控制的 D.通道执行用户程序
9.如果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共享的缓冲器的容量为8,物品存入缓冲器的同步信号量SP的初始值应为 ( )
A.0 B.1 C.8 D.-1
10.死锁的4个必要条件中,无法破坏的是 ( )
A.互斥使用资源 B.占有且等待资源 C.非抢夺式分配 D.循环等待资源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计算机系统资源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进程的基本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定位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和动态重定位。 4.分页式存储器的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判断对错(5分,每题1分,要求在后面括号中标明是“√”还是“Х”) 1.进程控制块(PCB)是程序存在的唯一标志。 ( )
2.程序的并发执行,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并行工作的能力,使处理器的效率有所提高。
( )
3.若无进程处于运行状态,则就绪队列和等待队列为空。 ( ) 4.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是在作业装入的时候完成的。 ( ) 5.虚拟设备采用的核心技术是SPOOL技术。 ( ) 四、简答题(16分,每题4分) 1.简述进程的定义
2.试述SPOOL技术的组成及特点
3.什么是死锁?防止死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