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支气管播散病变: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斑片状,索条状阴影。
⑦N结核球:形成-圆或椭圆形阴影。大小-多数2~3CM。部位-上叶间后段或下叶背段。边缘-多光滑整齐。密度-高,均匀或不均。钙化-成层环形或散在的斑点状钙化。空洞-多为厚壁,空洞规则。卫星病灶-邻近肺野。 ⑧干酪性肺炎
肺肿瘤(中央型、外围型、弥漫型)1.中央型肺癌 X线:早期,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沿管壁浸润生长,中晚期:肺门影增深,肺门区肿块;;CT可见纵膈淋巴转移
间接征象: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狭窄-----阻塞性炎症 支气管完全阻塞------阻塞性肺不张 向腔外生长------肺门形成肿块影
周围型肺癌 X线:1.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形有放射状短细毛刺肿块,边缘毛糙,分叶;后期:肿块中心发生坏死,形成癌性空洞,壁内缘不规则或呈结节状 肺转移瘤: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中下野多见棉团样结节 循环系统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等于或少于0.5
二尖瓣型:呈梨形心,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丰满,左缘下段圆钝,心右缘下段较膨隆,见于二尖瓣病变、房室缺损
主动脉型:主动脉结增宽,肺动脉内凹,左心缘下左下延长 普大心:全心两侧增大,全心衰竭
法洛四联症:肺A、肺动脉瓣或/和瓣下狭窄;室间隔缺损;主A骑跨;右心室肥厚。 消化系统
急腹症: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的腹部疾病的总称
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表现,常见肿瘤。
龛影(niche):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常见溃疡。 憩室(diverticulum):为食管壁向外囊袋状膨出,有正常粘膜通入。 “双管征”:胆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于胰头处突然狭窄、中断、变形,并可见胰管扩张 病变
腹腔积气:横隔与肝胃之间游离气腹,见于肠穿孔、腹腔术后合并感染 腹腔积液:坠集于低处或肠间隙中
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分单纯性与绞窄性两类;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与痉挛性肠梗阻,肠管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导致通道障碍;? 血运性肠梗阻见于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有血循环障碍和肠肌运动功能失调。 食管 (三个压迹由上至下为主A弓,左主支气管和左心房压迹)
食管癌 X线① 粘膜破裂消失、中断、破坏代之以癌瘤杂乱不规则影像 ② 管腔狭窄 ③ 腔内充盈缺损:见增生型癌,向腔内突出,不规则,大小不等充盈缺损 ④ 不规则龛影 ⑤ 受累段食管局限性僵硬,及形成纵隔内肿块影
食管静脉曲张: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宽、迂曲、呈蚯蚓状和串珠状充盈缺损;食管张力降低,蠕动减弱。
胃溃疡 X线:1)直接征象是龛影,多见于小弯。龛影口部常有一圈粘膜水肿所造成的透明带。
2)粘膜水肿带是良性溃疡的特征,依其范围有不同表现: ② 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25px如一个项圈 ③ 狭颈征:龛影口部明显狭小,使龛影犹如具有一个狭长颈。 3)胃溃疡引起功能改变: ① 痉挛改变
② 分泌增加,使钡剂不易附着于胃壁 ③ 胃蠕动增强或减弱。
进展性胃癌 X线 :① 充盈缺损:形状不规则,多见于蕈伞型癌 ②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全胃受累时形“革袋状胃” ③ 龛影:为半月综合征。形状不规则,
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有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透明带--环堤并可见到结节状或指压迹状充盈缺损 ④ 粘膜皱襞破坏⑤ 癌瘤区蠕动消失 良恶性溃疡鉴别: 龛影形状 龛影位置 龛影周围和口部 附近胃壁 良性溃疡 圆形,边缘光滑整齐 突出胃轮廓外 粘膜水肿: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等,粘膜皱襞向龛影集中直达龛口 柔软、有蠕动波 恶性溃疡 不规则、扁平,多个尖角 胃轮廓内 有不规则环堤,指压迹样充盈缺损,皱襞中断破坏 僵硬、蠕动消失 肠结核(溃疡型和增殖型)
跳跃征:溃疡型肠结核钡剂造影,钡剂到达病区时不能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常见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不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称之为~,是溃疡型肠结核较为典型的表现。 小肠腺癌
肿瘤可呈息肉状突向腔内或浸润肠壁形成环形狭窄。钡剂造影表现为肠管局限性环状狭窄,黏膜破坏,不规则充盈缺损及龛影形成,狭窄段肠管僵直,钡剂通过受阻,近端肠腔有不同程度扩张。
肝脓肿:CT:肝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密度区,可有气液平面。脓肿壁外偶出现低密度换装水肿带,构成“环征”
肝海绵状血管瘤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动脉期,肿瘤边缘斑状或结节状增强灶,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门;静脉期,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延迟期,肿块变成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并持续10min或更长)——快进满出 肝细胞瘤
CT平扫常见肝硬化表现
肝轮廓显示局限性突起,肝实质内出现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或模糊的肿块,肿块多为低密度,巨块型肝癌中央可发生坏死而出现更低密度区 周围可见更低密度的线状影 增强:“快显快出”——(动脉期,主要由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实质尚未出现对比增强 ,而以肝动脉供血的肿瘤很快出现明显的
斑片状、结节状强化,CT值迅速达到峰值;门静脉期,正常肝实质密度开始升高,而肿瘤密度迅速下降;平衡期,肿块对比增强密度继续下降,而在明显强化肝实质的对比下,又表现为低密度)
肝硬化(肝门、肝裂增宽;脾大;腹水;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征象) CT 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左叶增大,右叶萎缩;肝轮廓边缘凸凹不平,呈“波浪状”
肝脏密度降低,低于脾(脂肪肝) 急性胰腺炎
CT① 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 ② 胰腺密度稍减低,不均匀
③ 胰腺轮廓不清,周围常有炎性渗出,邻近肾前筋膜增厚(重要标志) ④ 可形成假性囊肿,边界清楚,囊状低密度影
⑤ 并发脓肿,为局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气体是脓肿特征
慢性胰腺炎( 各种因素造成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慢性进展性炎症) CT① 胰腺体积局部增大/缩小;② 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均匀性管状扩张、串珠状扩张;③ 胰腺钙化--呈斑点状致密影,沿胰管分布——慢性胰腺炎可靠CT征象;④ 合并假性囊肿--边界清晰,囊状低密度影区,CT值接近水密度 胰腺癌
CT:① 胰腺局部增大,表现为肿块/分叶状增大,呈等/略低密度影。 增强:正常胰腺明显强化,肿块不强化/略有强化 ② 胰头癌引起梗阻性黄疽
胆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扩张,于胰头处突然狭窄、中断、变形,并可见胰管扩张——称“双管征”为胰头癌常见征象
③ 肿瘤可侵犯周围血管脏器/邻近脏器及淋巴结转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