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建设中桥墩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探讨
[摘要]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在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已桥梁施工中桥墩混凝土裂缝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关键词】桥墩裂缝;控制措施;分析
桥梁工程是一门系统化的科学,然而在桥梁混凝土施工使用的同时,由于对混凝土性能的了解不深,往往会在工程完工后的几周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裂缝或者其他的不良反应,给人们的心中造成了担忧和害怕,尽管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会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有些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减少和控制裂缝的出现,许多专业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人员对桥梁混凝土的裂缝形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裂缝的办法和意见, 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使混凝土桥梁的裂缝控制降低到一定范围之内。目前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另外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和倒塌,一般而言都是从结构裂缝的扩展开始引起的,故在某些施工验收规范中和特定工程上都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有强制性的要求。
1、墩身混凝土常见的几种裂缝形式及危害 1.1纵向贯穿整个墩身的深层裂缝 该种裂缝常在桥墩两侧对称、墩身拆模后l~10d内即出现,裂缝缝宽0.2mm以上,深度在10cm以上甚至穿透整个墩身,严寒地区如事先不进行控制,尤其常见。由于裂缝宽度大,深度深,对桥墩结构安全影响最大。一旦出现裂缝,裂缝长度、宽度、深度不断增长,修补前须进行长期观测,待裂缝不再发展,经专业人员验算不影响整体结构受力后,方可进行修补。如裂缝宽度、深度不断扩展,已影响到墩身整体结构受力,则应及时进行爆破、拆除返工处理。
1.2混凝土表面出现的龟裂 有些桥墩在拆模数日后,表面常出现不规则的缝宽小于0.2mm以下的裂缝,称为龟裂。该种裂缝在桥梁墩身最为常见。裂缝长度不等,深度较浅,裂缝面积大。在裂缝初期直接影响混凝土观感,由于裂缝面积大,易进入雨雪,在寒冷地区使混凝土产生冻融膨胀应力,导致墩身混凝土酥碎、裂缝、剥落,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1.3沿墩身护面钢筋出现的纵向、环向裂缝该种裂缝只出现墩身护面钢筋外侧,缝宽0.2mm以上,长度不等,裂缝深度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关。该种裂缝形成原因单一,容易控制,在桥梁墩身出现较少。而一旦出现,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会造成钢筋锈蚀,使混凝土与钢筋失去握裹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2、裂缝的原因分析
2.1纵向贯穿整个墩身的深层裂缝形成主要原因 这种深层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应力。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水反应产生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作用核心温度可高达50℃以上,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较大的温度拉应力,导致混凝土形成裂缝。桥梁墩身一般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此这是桥梁墩身混凝土形成纵向贯穿整个墩身的深层裂缝的最主要原因。
(2)墩身混凝土强度不够过早承受荷载。在墩身施工监理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将墩身混凝土与托盘、顶帽混凝土分两次浇筑,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不到72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