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绘本进行感恩教育,懂得“饮水思源”。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谈谈对诗歌的领悟。
二、新知学习
1.与同学共同探讨图例中呈现的内容,从自己的吃、穿、住、行、学习等方面,选定合适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自由结成小组,与爸爸妈妈一起追根溯源,寻找他们的“老家”。
16 / 29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上一环节的活动成果。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自然表达感谢之情。
4.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快乐。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吧?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
四、课后作业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
9我和我的家
【学习目标】
17 / 29
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 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谊,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学习重难点】
感受到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
旧知回顾
同学们看过《家有儿女》吗?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他们之间是怎么称呼的? 二、
新知学习
1.同学们,你们的出生对于你们的家人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谁能讲一讲自己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
2.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关于家人的称谓,你们都了解这些称谓吗?这些称谓都与你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3.我们一起来听听《家庭称谓歌吗》。
18 / 29
4.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看一看我们的身上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家人的影子。 三、
课堂检测
家人的故事。
小组分享自己家人的故事。 回答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想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
10家人的爱
【学习目标】
1.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习重难点】
使学生领悟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时安排】 1学时 【学习过程】
一、“回忆成长经历。
1.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二、新知学习
(一)“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
1.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
(二)“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的爱。
1.观察图片《肩头上的爱》。
19 / 29
2.讨论奶奶的爱是怎么样的爱?而明明又需要什么样的爱呢?
3.话题辩论:住宿的孩子——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吗? 谈自己对住宿的感受,谈对父母的感受。
三、课后作业
“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回家后向长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学到了: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学习目标】
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五品归类和定时整理。
2.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
20 / 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