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课程评价:
(1) 学生评价原则:
1.科学性、客观性原则。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手段等多种方面,只有做到各个环节的科学准确性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评价结果。
2.发展性原则。评价过程中坚持发展性原则,首先“发展”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发展”是一动态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在遵循主体性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应一方面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建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在他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只是被视为被动的没有生命的客体,而更多的是作为能动的、有个性特点的主体。
4.过程性原则。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地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而是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是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体验。
5.开放式原则。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 (2)具体评价方法 专题 具体评价内容 等级 搭建活动专题 A:在搭建过程中积极主动,不怕失败,创造力强,高度在前百分之五十。 B:在搭建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失败几次灰心,但仍 能搭建出作品。 C:在搭建过程中只看,基本不动手。 实验探究专题 A:多次尝试后能选用恰当的材料,展示出成品,且美观。 B:材料选择不是非常恰当,但仍完成,产生作品。 C:材料选择混乱,实验现场糟乱不堪,无作品。 观察探究专题 A:小组内分工合作明确流畅,资料充足,形成比较完整的结论。 B:小组内成员尚能探究,但证据不足,结论单薄。 C:小组内成员走马观花,无结论。 观察记录专题 A:操作正确,观察记录完整,具有系统性。 B:操作有几处错误,但尚能在提示下完成,有观察 记录。 C:基本不能操作,也没什么科学性的记录。
七、所需条件:
(1)广泛收集优秀的活动内容。
(2)争取学校的支持(资金、场地、人员等)。 (3)充足的活动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