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17:21: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不大于±2mm。吊弦截面损耗不得超过20%。

3.吊弦线夹状态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4.载流环

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30°。 5.吊弦间距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10m。 限界值:≤12m。 6.相邻吊弦高差

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安全值:同标准值。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7.螺栓紧固力矩

各部位螺栓紧固符合零部件规定要求。 第39条 弹性吊索维护技术标准

1. 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悬挂点两端长度相等,允许偏差为±20mm。

2.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20mm,允许偏差为±5mm。 3.跨距小于44m时,可不安装弹性吊索。弹性吊索及吊弦的布置:

跨距 36m≤a≤44m 弹性吊索长度 --- 21

弹性吊弦距 定位点距离 --- — —

44m≤a≤55m 55m≤a≤60m 14m 18m 4m 5m 4.弹性吊索工作张力3.5kN,允许偏差为±50N。 5.弹性吊索张力调整时应在下锚侧加挂专用张力装置,松开弹性吊索线夹螺母,将弹性吊索张力调整到设计值。调整弹性吊索时,半个锚段内只能有一组人员进行作业,避免交叉作业影响调整精度。

6.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10mm。弹性吊索吊弦与定位线夹高度差为零。

7.各部位螺栓紧固符合零部件规定要求 第40条 软横跨维护技术标准 1.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

①软横跨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为其中心线)和上、下部固定绳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

②双横承力索两条线的张力应相等,V形连接板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双横承力索线夹应垂直于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处于拉紧状态。

③上、下部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的不超过200mm。

2.吊线

软横跨直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线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为400-600mm,误差不超过50mm。

3.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最短距离

22

— —

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最短距离为400mm。 4.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

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最短为250mm。

5.螺栓等连接器件

软横跨应垂直于正线,其上的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50mm至螺纹全长的1/2。各部位螺栓紧固符合零部件规定要求。

6.各部位几何尺寸

①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同一垂直面内。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股道中间。横向承力索两端绝缘子串外侧钢帽距支柱内缘应不小于400mm,上、下部固定绳两端绝缘子串的瓷裙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00mm,带电侧绝缘子裙边距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200mm。

②各部件应齐全完好,连接牢固,支柱上角钢底座应水平,各斜吊线完好无松驰,并留有不小于200mm有余量。

第41条 硬横跨(梁)维护技术标准

1.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50mm。

2. 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3.硬横梁锈蚀面积超过20%时应除锈涂漆。 4.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竖直状态,限界满足要求。 5.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上、下部

23

— —

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 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

6.上、下部定位索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 7.下部定位索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 8.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竖直状态,距相邻线路的限界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

9.钢柱及硬横梁角钢应无变形和弯曲。

第42条 中心锚结维护技术标准

1.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结。中心锚结安装位置、形式、采用的线材及连接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与邻点吊弦处导高相等,允许偏差为0-10mm,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两边张力相等,不得松弛或高度低于接触线。辅助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导线高度。

3. 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接触线中锚绳应与心形环和钳压管尽量密贴,中锚绳外露10mm,压接管必须压两道。辅助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0mm;辅助绳在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外露长度不小于50mm。

4.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与承力索固定线夹的设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位螺栓紧固符合零部件规定要求。

5. 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不得侵入吊弦和电联结范围内;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结距离不得小于2m时。

24

— —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yznf7j5b51klhk34qqp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