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
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
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哺”的读音是“bǔ”。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板书:语文园地)
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 ?
?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生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或稀奇罕见,在课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贬义的词语,说的是鹅的缺点,但从中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作者对鹅满满的喜爱之情。
5.课件出示几组情境,师引导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 课件出示: ?
? 家里的猫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
6.生仿写句子,师指名读句子。(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
? 家里的猫真是调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还在作业本上踩印了几朵小梅花呢。 ?
7.师适时点拨,并小结:同学们,“万般佳作唯情真”,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文的制胜法宝之一,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要讲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台”栏目中,我们学习了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在具体的语境中,交流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出示的语境中尝试运用,提高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生字。
2.师引导:现在我们来到了“识字加油站”,今天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学习一个识记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师引导生观察: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4.师根据生交流情况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
? 表意的特点,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5.读准字音,观察偏旁。 (1)生自由认读生字词。
(2)师指名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3)师:偏旁不同时,这些字的意思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词语。 6.归类识记生字。
(1)了解偏旁表意的特点。
①师:读完词语,你发现换偏旁识记生字的秘诀了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重点指导“杆—肝—秆”)
师点拨:这三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就是“干”。当偏旁发生变化时,意思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构成了新字。
②生总结换偏旁识记生字的方法:“杆”和木头有关,所以是木字旁;“肝脏”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麦秆”跟农作物有关,所以用禾字旁。
(2)师引导归类识记:其他几组生字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这样是不是更容易呢?我们一起读读吧!
(3)总结拓展。
①师引导:的确如此,单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关,如俏丽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与山有关,如陡峭的“峭”字。三点水的字呢?与江河有关,如黄浦江的“浦”字。口字旁的字呢?大多与嘴巴有关,如哺育的“哺”字。我们还能将“杆、消、捕”换成哪些偏旁组成新字?(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竿 赶 哨 悄 辅 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