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洑东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3:41: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洑东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

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A.

狗头 B.

啄木鸟嘴 C.

鸭足 D.

牛蹄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 要判断是否增大压强,关键看是否减小了受力面积. 解答: 解:A、狗头没有此功能,不符合题意;

B、啄木鸟的嘴尖,受力面积小,可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鸭足宽大,可以利于游泳,受力面积大,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牛蹄主要功能不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动物器官中有些是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特点是受力面积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 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 本题应抓住力和运动的关系,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平衡力作用的结果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9页(共29页)

解答: 解:A、物体不受力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一定静止,不符合题意.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就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如果受到力是平衡力速度大小就不改变,不符合题意.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了,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踢球时,摩擦阻力使地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 B. 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 C. 顶球时,头顶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D. 接球时,手对球的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

考点: 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 ①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②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③平衡状态表现为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 根据以上三方面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找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解答: 解:A、由于阻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因此阻力使地面上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投球时,篮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飞行;故B选项说法错误;

C、顶球时,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是由于顶球的力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故C选项说法正确;

D、接球时,由于手对球的作用,使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因此物体有运动变为静止状态;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理解惯性定义、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平衡力的辨别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司机开车时需要系安全带 B. 运动员跳远时需要助跑

C.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紧车闸

D. 投出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

考点: 惯性.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能利用惯性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解答: 解:A、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突然停车时,由于惯性造成的伤害,不符合题意. B、助跑是利用惯性,可以使运动员跳得更远.不符合题意. C、捏紧车闸要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解释.符合题意. D、铅球出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惯性及惯性的应用.注意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要与外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区别开来.

第10页(共29页)

5.重2N,边长1dm的立方体木块,被3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木块对墙的压力,压强分别是(g取10N/kg)( )

A. 1N,100Pa B. 2N,300Pa C. 3N,300Pa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力作用的相互性;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D. 5N,500Pa

分析: 要掌握压强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首先根据确定物体对墙的压力,后根据公式p=计算出木块对墙的压强.在计算过程中,注意S指的受力面积,同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此外,要理解二力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解答: 解:木块被3N的水平压力压在竖直的墙上,保持静止.所以木块受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木块受到的压力与墙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墙对木块的支持力为3N,水平向左.

木块对墙的压力与墙对木块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所以物体对墙的压力是3N,垂直与墙面指向墙.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大小与墙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22

木块与墙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S=(0.1m)=0.01m 所以木块对墙的压强为:p==

=300Pa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此题也是在压强部分经常出现的,有时木块匀速下滑,匀速下滑和静止都是平衡状态,情况是一样的.同时还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应用.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离心泵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 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C. 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D. 夏天我们使用吸管喝饮料

考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 在利用大气压的实例中,大气压都要直接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形成一定压强差的情况下,它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而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木桶,则是与水传递压强有关,不是靠大气压强. 解答: 解:A、离心泵工作时,泵壳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将水压入泵壳中,再通过叶轮将其甩到高处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B、茶壶盖上的小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壶内气压减小时,大气压通过小孔作用在水上,使水顺利流出壶嘴,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第11页(共29页)

C、帕斯卡是利用了密闭液体可以将压强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原理,用几杯水将木桶撑裂的,所以不是利用了大气压;

D、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内气压减小,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管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故选C. 点评: 与大气压相关的事例在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从原理的角度去分析它们.帕斯卡原理是与大气压截然不同的,我们应该注意区分.

7.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析: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答: 解: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

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关键知道平衡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秤上称为10N,若将其侵没在水中称,弹簧称的示数为( ) A. 10N B. 0N C. 接近10N D. 接近8N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应用题;浮力. 分析: 由题知,塑料袋的质量忽略不计,体积也就不计,将其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得出排开的水重等于自身重,而F浮=G排,根据F示=G﹣F浮求解. 解答: 解:∵将塑料袋其浸没在水中,塑料袋很薄, ∴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塑料袋内水的体积v水, ∴G排=G水, ∵F浮=G排,

第12页(共29页)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洑东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z4u36104155mbu22qma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