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9:41: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固定化酶常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而

固定化细胞则常采用包埋法。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基本步骤是:酵母细胞

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则难以形成凝胶

珠;若浓度过低,则固定的酵母细胞少,影响实验效果。

4.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应小火加热或间断加热。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5.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既实现了对酶的重[自读教材·夯基础] 复利用,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1.概念

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方法

(1)包埋法:多适于细胞的固定化; (2) 化学结合法3.载体

包埋法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是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材料,如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4.优点

(1)固定化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2)固定化细胞技术制备的成本低,操作容易。 5.实例——高果糖浆的生产 葡萄糖异构酶

(1)原理:葡萄糖―――――→果糖。 (2)生产过程:

①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

②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 ③转化成的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物理吸附法}多适于酶的固定化。

(3)反应柱: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其装入反应柱内,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通过。

(4)优点: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

1.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溶液中的酶难以回收,不能利用。要想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不影响产品质量,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提示:将酶固定于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还可重复利用。

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提示:固定化酶常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因酶分子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一般不用包埋法进行固定。固定化细胞常用包埋法,因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3.从操作角度来考虑,你认为固定化酶技术与固定化细胞技术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哪一种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

提示: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细胞技术。

4.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还是一系列酶?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方法?

提示:一系列酶;固定化细胞技术。

5.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提示:固定化酶技术。因为大分子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内,如果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会使反应效率下降。

[跟随名师·解疑难]

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项目 酶的种类 直接使用酶 一种或几种 固定化酶 一种 高岭土、皂土、硅胶、凝胶 化学结合固定化、物理吸附固定化 否 单一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固定化细胞 一系列酶 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包埋法固定化 是 一系列 小分子物质 常用载体 无 制作方法 是否需要营养物质 催化反应 反应底物 无 否 单一或多种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优点 催化效率高,低耗能、低污染等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被固定的酶可重复使用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缺点 失活;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特别提醒] (1)固定化细胞使用的都是活细胞,在反应时需要适宜的生存条件。

(2)由于被固定的细胞保证了完整性,酶的环境改变较小,所以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操作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2.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

加入到

(1)操作步骤:将用蒸馏水冲洗过的固定好的酵母细胞(凝胶珠)――→用于发酵的葡萄糖溶液中。

??有气泡产生(2)现象?

?有酒精味散发?

1.在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用小火加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2.为什么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后才能加入酵母细胞? 提示: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酵母菌。

3.将凝胶珠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使胶体聚沉,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注意事项

(1)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酵母细胞需要的活化时间较短,一般为0.5~1 h,但实验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2)酵母细胞活化时体积会变大,因此活化前应该选择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细胞的活化液溢出。

(3)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一定要按照教材的提示进行操作。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4)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目少,影响实验效果。

(5)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必须冷却至室温,否则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酵母菌死亡。 (6)可利用海藻酸钠制成不含酵母菌的凝胶珠,用作对照。

(7)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 min左右,以便形成稳定的结构。检验凝胶珠的质量是否合格,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一是用镊子夹起一个凝胶珠放在实验桌上用手挤压,如果凝胶珠不容易破裂,没有液体流出,就表明凝胶珠制作成功。二是在实验桌上用力摔打凝胶珠,如果凝胶珠很容易弹起,也能表明制备的凝胶珠是成功的。

2.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高,制作失败,需要再做尝试。

(2)利用固定的酵母细胞发酵产生酒精,可以看到产生了很多气泡,同时会闻到酒味,而不含酵母菌的凝胶珠所做的对照实验则无此现象。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例1] 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在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解析] 固定化酶不像普通酶那样对环境要求那么高,耐受性也比较好,和溶解氧没什么关系;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不需要提供营养条件;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不仅是反应底物,同时也作为碳源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答案] A 归纳拓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zawk7xjf78jj329nz0t2wkqq4mj6h00m4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