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详细):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比如有人定义“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组硬件和软件设备;结合了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在视觉媒体上,包括图形、动画、图像和文字等媒体,在听觉媒体上,则包括语言、立体声响和音乐等媒体。用户可以从多媒体计算机同时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媒体来源”。还有人定义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体----文字、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这句话的三性可是精髓哦!)。多媒体在我国也有自己的定义,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介)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
4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协同性,实时性和交互性。这也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5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情况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1984年美国苹果公司在职Macintosh电脑中配备了图形用户界面,支持鼠标和菜单操作; 1986年美国Commodore个计算机公司推出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研制并推出了一系列光盘产品; 1990年微软公司推出图形化用户界面的Windows3.0等。 发展方向为:网络化和智能化
6 请同学相互交流以前、现在的媒体主要运用表现、缺点及原因
以前 只能使用单一媒体(数字、文本)来表现处理信息 单调乏味艰难 技术限制
7 请同学思考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体系:从硬件、软件2部分,回答结论应为以下范畴:声卡、显卡、显示器、光盘、多媒体软件等。
一般的多媒体系统由如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 多媒体硬件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媒体处理系统工具和用户应用软件。
★ 多媒体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声音/视频处理器、多种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及
信号转换装置、通信传输设备及接口装置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多媒体技术标准而研制生成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芯片和板卡、光盘驱动器等。
高集成、高精度、实时性 技术发展 现在 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 46
★ 多媒体操作系统:或称为多媒体核心系统(Multimedia kernel system),具有实时
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控制对多媒体设备的驱动和控制,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管理等。
★ 媒体处理系统工具:或称为多媒体系统开发工具软件,是多媒体系统重要组成部
分。
★ 用户应用软件:根据多媒体系统终端用户要求而定制的应用软件或面向某一领域的
用户应用软件系统,它是面向大规模用户的系统产品。
二、深入部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提问:请同学谈谈一个好的多媒体系统所应该具有的支撑。 答案应为:速度快、容量大、数字化等。 1、 数字化信息技术2高速计算机处理技术3高效率压缩技术4高容量存储技术5高速网络传输技术 以上5点为多媒体技术的强有力的支持 2、 给同学介绍多媒体发展的主要运用系统并请完成相关空格 范畴 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 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 多媒体电子出版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远程诊疗系统 举例 特点 3介绍媒体技术的主要发展方面,以加深同学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 三 课后练习
请完成课本P81相关实践表格。
教学课题:数字化图象的采集与加工
教学内容:介绍数字化图象的采集工具与使用、初步学习使用PHOTOSHOP处理图象
47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采集和加工相关多媒体素材,在多媒体信息加工上主要体现在对图像进行理解和加工,初步体验图像的独特魅力,尝试合理有效地选择工具进行图像加工,并在实际应用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客观地分析和评价。
教学注意点:学生初次接触PHOTOSHOP软件,对其理解存在层次差异。 教学重点与难点:图象加工和合成 课程讲解: 一数字化图象的采集
引入:在电脑上展示一副个人照片,提问: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电脑是怎么进入电脑的呢? 回答:数码相机、扫描、摄象头 总结出以下几个途径: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直接将外界景象转换成数字信号,可以方便的传送到电脑中。
传统相机与数字相机间的差别:1)都能用来照相。2)95%以上的人分不出哪张照片是数码相机拍的,哪些是传统相机照的。
数码相机的缺点:1)相对昂贵,还得配上电脑、内存条、电池等。以300万像素的相机为例,开销往往在4000元以上。2)操作复杂,尤其还要配合电脑,需要具备相关的电脑知识。3)分辨率较低,但如果输出为4×6,约A6大小,用200~300万像素,一般来说并不容易分辨。但往往有朋友认为数码相机照的较清晰(当然得用专用相纸)。4)已成熟机型的选择还不多。5)个人用的打印机仍不成熟,品质及价格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数码相机的优点:1)能立即看到结果。2)可大量拍摄,如果不输出,基本上不消耗材料,这能省下可观的费用,所以能毫不犹豫地按下快门。3)保存容易,40GB硬盘可存至少5万张300万像素的照片。4)对比度较真实,在暗处能看到比较多的细节(因为容易调整)。 5)某些机型小到能像手机一样挂在腰上。6)剪辑很方便。7)能很容易输出A4 幅面的照片(用打印机)。8)对那些失败的作品随时可删除。 图为:索尼时尚新生代T10和老式相机海鸥KJ-1
对于相机而言,不管数码还是老式单反相机,都有其各自的优点,相互互为补充,那么如果手头有大量的传统相机所拍摄的图片,我们如何转换到电脑里呢? 2收集已有的印刷图片,借助扫描仪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扫描仪的种类繁多,根据扫描仪扫描介质和用途的不同,目前市面上的扫描仪大体上分为:平板式扫描仪、名片扫描仪、底片扫描仪、馈纸式扫描仪、文件扫描仪。除此之外还有手持式扫描仪、鼓式扫描仪、笔式扫描仪、实物扫描仪和3D扫描仪。
平板式扫描仪又称为平台式扫描仪、台式扫描仪,这种扫描仪诞生于1984年,是目前办公用扫描仪的主流产品。(如图)
48
对于扫描仪,我们同学在今后主要需要接触以下一些概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利用信息检索技能,解决下面一些概念:扫描仪类型、扫描元件、最大幅面、光学分辨率、最大分辨率、色彩深度、扫描速度、预扫时间、接口、扫描介质、光源、透射适配器、支持网络扫描、支持操作系统、扫描仪、冷阴极荧光灯
现场演示扫描一副图片,并要求有勇气的学生,上台扫描另一副图片。
步骤:选图、叠放、启动PHOTOSHOP、选择输入源、扫描仪预热、预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和参数设置、扫描、保存。
对该学生操作点评。
3从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库中获取所要的图象素材。
除了我们亲身力为的主动获取图象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现有的资源,来获取我们想要
的资源。
[学生练习]使用GOOLE图象搜索一副“太阳黑子”的相关图片。 阶段总结:
采集图象信息的过程 数码相机 1前期准备,确定拍摄主题,准备器材。 2拍摄,按下快门留下有价值的瞬间 3后期工作,图象的输出和保存 扫描仪 1前期准备,连接设备,加载驱动程序,确定主题,选择合适的图片 2扫描,参数的调整(分辨率,色彩深度),预扫描,框选,扫描 3后期工作,结果的保存 二图象的加工
观察刚才同学参与扫描的一张图片,由学生提出其缺点,如色彩暗淡、图象边框不整齐、篇幅过大等。
引出:为了有效的表达我们思想,传达恰当的信息,往往要对采集的图象进行适当的加工。 我们最常用来处理图象的软件是画图和PHOTOSHOP等。Photoshop是目前PC机上公认的最好的通用平面美术设计软件,它的功能完善,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广告、出版、软件公司,Photoshop都是首选的平面工具。
下面我们就课本P86页图5-10的例子进行研究。(图片见课本附属光盘)
对于这副图片,要求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歪斜、图片重点不突出、不够亮、色彩暗淡。 具体操作步骤(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理解步骤)
1旋转:单击“编辑”-“变换”-“旋转”,这个步骤是旋转图片。[教师演示]
2裁切:有时为了调整原始图片的构图,重新组织图像的布局,突出主题,去除不相关的或不重要的内容,可以用“裁切”工具处理。
49
裁切的内容是选中的部分,当使用“裁切”工具时,圈住需要保留的部分,再按“退格键”,则不需要的图片内容被删除。[教师演示将素材图的需要部分进行裁切] 3色彩矫正:常用的有色彩模式、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等调整。 教师操作:将素材图亮度提高20,对比度提高10。 教师操作:将素材图片中的“心”字进行缩放。 [步骤:椭圆选择-编辑-变换-缩放]
学生操作:将素材图片中的“主题班会”几个字进行缩放。 [提示:用方形选框]
4滤镜调整:对于图片,我们可以使用系统或人为制定好的一系列的特殊效果,我们把这些效果称为滤镜。滤镜是 PhotoShop 中功能最丰富、效果最奇特的工具之一。滤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象素数据,以达到对图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效果。photoshop 滤镜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阙滤镜、内置滤镜(自带滤镜)、外挂滤镜(第三方滤镜)。 教师操作:对素材图进行锐化 [步骤:选择-滤镜-锐化-USM锐化]
[课后作业布置:从网上下载几幅有关奥运会历史的老照片,对其进行一些加工,看看能否产生更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三数字化图象的合成
图象合成的概念是把原来多幅图象合成一幅图象,突出表达某个主题。这样,我们就需要用到图层。
图层概念就是我们可以把图层想像成是一张一张叠起来的透明胶片,每张透明胶片上都有不同的画面,改变图层的顺序和属性可以改变图像的最后效果。通过对图层的操作,使用它的特殊功能可以创建很多复杂的图像效果。
教师操作:打开一幅图片,建立、删除、拖动、合并图层。 学生操作。
课堂例题:利用素材盘上的2幅图片,合成出“心系奥运 放飞梦想”的图片(如课本) 教师操作:
1、打开主题班会和打篮球图片,用椭圆选框在主题班会上选择需要的部分拖动至背景图片打篮球上。将新图层命名为主题班会。
2、添加文字,并设置图层养样式为“浮雕样式”。
3、双击背景图层,将其转换为背景0,并设置透明度最小,突出心系奥运和刚输入的文字。 4、滤镜-扭曲-球面化 5、保存
教学课题:数字化图象的设计与加工
教学内容: 展示图象的独特魅力,分析图象的类型,比较各种图象加工工具,要求学生设计图象表达信息
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