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11:01: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注:人手一册,请各位熟记护理常规内容,掌握急诊常见中医护理操作流程,以备检查。

及操作流程

急诊科

目录

一、 中暑………………………1 二、 毒蛇咬伤…………………2 三、 吐血………………………3 四、 暴泻………………………4 五、 食物中毒…………………5 六、 高热………………………6 七、 神昏………………………8 八、 晕厥证……………………9 九、 痛证………………………11 十、 湿敷法流程………………13 十一、 涂药法流程……………15

中暑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

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

一、临床表现

人体在高温环境或暑天烈日下出现出汗、头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热,严重者以神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 二、临证施护 1、生活起居护理

⑴病室宜整洁,凉爽,安静,通风良好,室温应偏低,保持在20-22℃。重症病人可以安排在有空调设备的病室内。

⑵病人应松解衣扣,卧床休息,取平卧,保持安静,不宜多搬动,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病床应设床栏,以免坠床等以外发生。

⑶保持床单位干洁,病人汗出及时更衣,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2、辨证施护

⑴暑湿表遏证:身热少汗,头痛,头昏,疲倦乏力,胸闷不畅,苔白,脉濡数。

①针刺足三里、关元、内关穴,隔姜灸神阙穴等; ②可予以刮痧,取曲池、内关、大椎等穴。

⑵暑热蒙心证:高热无汗,面红耳赤,口干唇燥,渴而多饮,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舌红少津,苔黄,脉洪数。

可用冰袋,冰毯,冰帽,酒精或冰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措施。 也可遵医嘱予冰水或盐水灌肠。

⑶气阴两竭证:面色苍白,汗出较多,呼吸浅促,四肢逆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舌红或淡红,脉细数无力或数不清。

①用温水擦浴,忌用冷敷疗法;

②艾炷灸关元、气海、肾俞、百会等穴;

③大汗者,用金银花、玄参、麦冬、甘草煎水代茶饮。 三、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清凉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淡盐水等,以清热解暑;忌食油腻及烟酒。 四、用药护理

1、按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油腻;

3、应用冬眠药物期间,应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 五、情志护理

1、中暑起病急,变化快,医护人员须仪态稳重,工作有条不紊,以减少紧张情绪;

2、对烦躁、焦虑不安者进行安慰,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六、并发症的护理 1、潜在神昏、痉厥

⑴密切观察体温、神志、呼吸、汗出、二便、舌象、脉象等。

⑵如见神昏、痉厥、四肢抽搐、息短气粗或四肢厥冷、瞳孔散大、冷汗不止、烦躁等危证时,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七、健康指导

1、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

2、注意水分摄入,保持环境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3、注意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晒;暑湿环境中宜穿宽松、透气及浅色衣服等。

4、出现头晕、乏力、胸闷不适等中暑先兆,应避开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服用清凉饮料及解暑药物。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较多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忌食辛辣、刺激、油腻及烟酒。

搜索更多关于: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 的文档
急诊常见中医护理常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zhz07gb9k4m0xd0pw4b4c2db011p100m8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