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
2020.5.2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CI 35.5 Ni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使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某种酶的化学组成是不是蛋白质 B.宜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C.可以用吡罗红将细胞染色来检测RNA病毒是否进入了细胞 D.不能选用叶肉细胞观察染色体是由于叶绿体颜色会造成干扰
2.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高,在缺氧条件下,人的红细胞可以维持K+梯度而海囊藻不能。 推测红细胞和海囊藻维持K+梯度
A.对能量的需求量不同,前者不消耗能量,后者消耗能量 B.依靠运输方式不同,前者为被动运输,后者为主动运输 C.提供能量方式不同,前者为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 D.协助的蛋白质不同,前者为离子通道,后者为载体蛋白
3.将小球藻置于缺氧缺CO2条件下,进行5~10分钟光照处理,立刻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 14CO2,小球藻合成了(14C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缺氧缺CO2条件下光照会导致叶绿体中NADPH减少 B.移向黑暗环境中供给14CO2后小球藻会向细胞外释放O2 C.供给14CO2后叶绿体中14C3含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少为0 D.该实验不能证明小球藻利用光能和利用CO2的场所不同
4.某病毒结构由外部囊膜和内部核心组成,囊膜上有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该 病毒侵入人体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细胞密切接触,能使被侵染细胞裂解死亡 C.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同种病毒相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 5.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了水稻被利用的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灰分还田、菌渣还田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精米、糙米、米糠、秸秆等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需要人工管理和干预才能维持稳定
D.秸秆、稻壳培养食用菌能被人利用,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6.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煤中加人生石灰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纯碱溶液除油污,加热可提高去污能力 C.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所用的芯片中含高纯硅
D.医用护目镜片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8.“连翘酯苷A”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下图有机物是“连翘酯苷A”的水解产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9H8O4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1 mol该分子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9.探究FeSO4的热分解产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乙和丙中盛有检验相应物质的常用试剂, 实验完成后甲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持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除装置内空气 B.用盐酸和K3[Fe(CN)6]溶液检验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 C.乙装置中生成白色沉淀、丙装置中溶液褪色 D.丁装置中所盛装的试剂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
10.我国科技工作者运用DFT计算研究HCOOH在不同催化剂(Pd和Rh)表面分解产生H2
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OOH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是一个放热过程
B.Pd、Rh作催化剂时HCOOH分解产生H2的反应热不同 C.该反应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还有C=O键的生成 D.HCOO* +H*= CO2+2H*是该历程的决速步骤
Il.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漂白效率极高的新型漂白剂(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0.1 mol/L 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pH =1,且Z 与Y位于不同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氢化物的沸点:Y>X>Z>W C.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D.Y的某种单质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2.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一种电解装置,能将甘油(C3H8O3)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甘油醛 ( C3H6O3)和合成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电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
B.电解时催化电极a附近的pH增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