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 年11月21日 课 题 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作业 设计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补充习题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板书 29+46+54= 设计 175+201=(175+200)+1=375+1=376 教学提要 教 学 流 程 预 设 学法指导 关键点拨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中的两个运算律,谁能来说一说? 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验算。用好这两个运算律,我们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看后指名说一说表格中的信息 要求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你是怎么算的?写在自备本上。 交流各自的算法。可能的情况: (1)29+46+54 =75+54 =129(人) (2)29+46+54 =29+(46+54) =29+100 =129(人) 比较这两种做法,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试一试: 三、完成想想做做 1、你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吗? 先可以请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举例:175+201 指名说清楚过程。其他学生再和同桌一起边说,边完成书上剩下的练习。 3、分别算出下面三户人家今年四、五、六月用电的合计数,填在表里。 4、填写下表(p.60第6题) 填完后着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可能有的情况: (1)加数都是200,加的数越大,和越大;被减数都是200,减的数越大,差越小 (2)把两个得数加起来,结果都是400,把两个结果相减,结果分别是20、40、60…… 对于后面这种想法,老师可结合字母算式来算一算: (a+b)+(a-b)=a+b+a-b=2a,所以结果都是400 (a+b)-(a-b)=a+b-a+b=2b,所以结果都是2个b 四、布置作业: 1.可以先随学生回答写出字母表示的等式,再说说其意思。 2.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学生独立写在书上,再指名板演 在讲评的时候,注意书写的规范,要把简便的过程写清楚 还要让学生说清楚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3.第一组和第三组可以做一个对比。第一组32可以分别和18或是38凑成整十数,所以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而第三组21虽然都可以和59、79凑成整十数,但相比,和79能凑成的正好是100,计算就更简便了。所以当方法多种的时候,最好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4填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观察一下,能否有简便的算法,再计算。 全班交流。 .
第60页第2、5题 在教学时我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并通过小游戏让学生找一找能凑成整十的数,让学生有加法简便计算的意识。即有一个凑整的意识。例题以计算林山小学四、五、六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为题材,我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表格给出的条件自己列式解答。将学生的解答过程列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验证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答,自己说出解题思路,对三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利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的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全课总结时采取了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了简要的复述。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能更好理清自己的思路。拓展题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延伸,又培养了学生要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