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8. 学习应该尊重未成年人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A.教育权 B.人权 C.人身权 D.受教育权 答案D
【解析】《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中都规定不可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这主要侵犯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学生最重要的权利。
9.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课程目标是( )。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 / 28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D
【解析】识记性考点。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代替以往的知识性目标。
10.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答案D
【解析】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明显是违反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这条职业道德规范是旧八条当中的一条,这条规范要求老师坚守高尚
12 / 28
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其中抵制有偿家教在新六条中属于为人师表规范中的禁止性规范。
11.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正在形成,不过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还有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忽视家长,与学生直接沟通 答案C
【解析】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这不仅是师德中“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基础。
12. 赵明非常害怕狗,教师依次让他选看狗的照片,与他讨论狗,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子里的狗,让他靠近笼子里的狗,最后让他摸小狗.抱起小狗,消除其对狗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是( )
13 / 28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模仿法 答案B
【解析】系统脱敏法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逐步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
13. 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
A. 外部强化 B.内部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4 / 28
答案C
【解析】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1)直接强化 (2)替代强化 (3)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指学习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观察着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14. 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掌握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
A. 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强化学习
15 /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