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毐 B.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 哺乳动物血液中的Ca2+的含量过高会引发抽搐
D. 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
2.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其他条件适宜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 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
B. 染色体上的DNA通过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一半的遗传信息
·1·
C. 转录和翻泽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多神RNA参与 D. 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两种RNA的合成 4.下图是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已知乙酰胆碱在该突触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释放与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其合成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B. 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 若D酶失活,则该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或抑制
5.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实例是
A. 森林一场火过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 B. 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 C. 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 D. 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6.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Ⅲ-2与Ⅲ-3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2·
A. 第Ⅰ代的个体均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B. Ⅰ-1、Ⅰ-3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C. Ⅱ-5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D. Ⅲ-1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概率为1/2
7.化工生产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溴通常使用SO2作还原剂 B. 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 合成氨采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主要是提高氢气平衡转化率 D. 工业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gD2O和H2l8O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 1L0.1mol·L-1 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A C. 常温常压下,0.5 mol Fe和足量浓硝酸混合,转移电子数为1.5NA D. 0.1 mol H2和0.1 mol I2 (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原子总数为0.2NA
9.地奥司明片是治疗静脉淋巴功能不全相关的各种症状(腿部沉重、疼痛、晨起酸胀不适感)的主要治疗药物,下图为合成地奥司明片重要中间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8H20O6 B. 该中间体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该中间体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D. 该中间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0.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稀有B的单质通常作为瓜果、E所在的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C、气体结构,食品的保护气,D、E的最外层电子之和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E>B>C >D
·3·
B. C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D单质 C. A、B、E形成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D. A和B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可导电,所以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Cu片与足量浓硫酸加热反应,冷却后,再将冷水缓慢加入盛有反应混合物的烧杯中 向添加KIO3的食盐中加入淀粉溶液、稀硫酸、KI溶液 向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Na2CO3溶液变蓝 证明反应生成了Cu2+ 氧化性:IO3->I2 B 溶液变蓝 C 和Na2S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几滴等浓度的AgNO3溶液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 只产生黑色沉Ksp(Ag2S) Ksp(Ag2S)> Ksp(Ag2CO3) D 0.1mol/L的Na2SO3和NaHSO3两种溶液的pH pH:HSO3-结合H+能力Na2SO3>NaHSO3 比SO32-的强
12.常温下,向20mL0.05mol·L-1的某稀酸H2B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氢离子浓度随滴入氨水体积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NaHB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
B. A、B、C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减小,D、E、F三点溶液的pH是逐渐增大
·4·
C. E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H4+)>c(B2-)>c(OH-)>c(H+) D. F点溶液c(NH4+)=2c(B2-)
13.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Ⅰ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化学能 B. 过程Ⅰ中每消耗116 g Fe3O4转移2 mol电子 C. 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H2O
Fe3O4+H2↑
D. 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第19-21题有多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全部选对的6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分别是U238系列(从23892U开始到稳定的止)、Th232系列、U235系列及Np237系列(从
2379320882Pa为
Np开始到稳定的20983Bi为止),其中,前
三个系列都已在自然界找到,而第四个系列在自然界一直没有被发现,只是在人工制造出Np237后才发现的,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892U的中子数比20983Bi中子数少20个
23793B. 从
Np到20983Bi,共发生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C. Np237系列中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
23892U与23592U是不同的元素
15.2018年II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将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其中,千克将用普朗克常量(h)定义;安培将用电子电荷量(e)定义。以基本物理常数定义计量单位,可大大提高稳定性和精确度。关于普朗克常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