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填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15比( )多3。 2. ( )比12少5。 3. ( )比20少5。 4.17比( )少3。 5. ( )比19多1。 6. ( )比12多4。 六、填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9 10 7 6 8 加数 8 6 8 9 8 和 13 15 14 16 12 17 七、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3-8 20-11 8+8 13-9 7+2 20-10 20-12 17-9 12-6 9-4 16-7 5+11 18-8 11-5 5+13 12+1 15-8 7+4 7+6 20-11
16-5 13-6 12-8 9+9
八、应用题。(每道题注意让学生说算理。)
1.小雨和小雪共画了15朵花,小雨画了9朵,小雪画了几朵?
2.小明有18枝彩色笔,小刚借走了9枝,小明还有几枝?
21
5 7 3.同学们排队,小兰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4.小青要练习写16个毛笔字,还剩下8个字没有写,他已经写了几个字?
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
22
第二单元 下雨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18—25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时间教学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虽然是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已具有这方面的一些生活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激起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从而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过自主练习,认识钟面,学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了浓浓的师生亲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措施: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单元的教学活动。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课时数:1课时
23
信息窗 下雨了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 故事。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 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 2、 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3、 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4、 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5、 谁到家最早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2、认识钟面
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 3、交流发现,说说钟表的作用 4、教师小结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24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
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
(学生分小组研究)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说是5点半,在数学上读作5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四、及时达标
1、自主练习第一题,填一填。
2、认一认,说一说。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上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五、当堂达标
1、游戏,你拨我说。
2、填写时刻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读出每幅图呈现的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按时间顺序遍一个故事。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3、 必做题: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 4、 选做题:自主练习第5题、第6题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长针 短针 分针 时针
指着12 指着几就是几时 指着6 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靠近12 (在左或在右) 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
教学反思:
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人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可见运用较恰当,能有效
突破重难点,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的学生对于认时间不能准确把握,需要辅导。
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