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平分∠ABC,DC⊥BC,DE⊥BE,CD=4, ∴DE=DC=4, 又∵AB=6,BC=9,
∴S四边形ABCD=S△ABD+S△BCD , = =
·AB·DE+ ×6×4+
·BC·CD, ×9×4,
=12+18, =30.
故答案为:B.
【分析】延长BA,过点D作DE⊥BA交其延长线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DE=DC=4,由S四边形ABCD=S△ABD+S
△BCD
,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6.“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 )
A. 60° B. 65° C. 75° D. 80° 【答案】 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OC=CD=DE, ∴∠O=∠ODC,∠DCE=∠DEC, 设∠O=∠ODC=x, ∴∠DCE=∠DEC=2x,
∴∠CDE=180°-∠DCE-∠DEC=180°-4x, ∵∠BDE=75°,
∴∠ODC+∠CDE+∠BDE=180°, 即x+180°-4x+75°=180°, 解得:x=25°, ∠CDE=180°-4x=80°. 故答案为:D.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O=∠ODC,∠DCE=∠DEC,设∠O=∠ODC=x,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CE=∠DEC=2x,∠CDE=180°-4x,根据平角性质列出方程,解之即可的求得x值,再由∠CDE=180°-4x=80°即可求得答案.
7.如图,取两根等宽的纸条折叠穿插,拉紧,可得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则原来的纸带宽为( )
A. 1 B. 【答案】 C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C. D. 2
【解析】解:如图,作BG⊥AC,
依题可得:△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在Rt△BGA中, ∵AB=2,AG=1, ∴BG=
,
.
即原来的纸宽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题意标上字母,作BG⊥AC,根据题意可得:△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在Rt△BGA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答案.
8.在△ABC中,若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的差,则( ) A.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30° B.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45° C.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60° D. 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答案】 D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设△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依题可得, A=B-C ①,
又∵A+B+C=180°②, ②-①得: 2B=180°, ∴B=90°,
∴△ABC必有一个内角等于9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等式A=B-C①,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180°②,由②-①可得B=90°,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9.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醉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A.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B. 最大正方形的面积
C. 较小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D. 最大正方形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答案】 C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可知:较小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较大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将三个正方形按图2方式放置的时候,较小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知道了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即可知道两小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知:将三个正方形按图2方式放置的时候,较小两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10.如图是用8块A型瓷砖(白色四边形)和8块B型瓷砖(黑色三角形)不重叠、无空隙拼接而成的一个正方形图案,图案中A型瓷砖的总面积与B型瓷砖的总面积之比为( )
A. :1 B. 3:2 C. :1 D. :2
【答案】 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标好字母,如图,
依题可得:
∵∠EGK+∠HGM+∠KGM=180°,∠EGK+∠GEK+∠EKG=180°, ∴∠EKG=∠KGM=∠FKE, ∴△EFK≌△EGK, 设AE=AF=x,EG=GH=y, ∴EF=y,
22
∴2x=y ,
即x= y,
连结KMNP,易知四边形KMNP是平行四边形, ∴可得SA=SB+2S四边形KNMP , ∵SB=8S△EGK=8× 又∵AB=QR, ∴h=
y,
22
)y+2y=(2
2)y=2
2
)y ,
y× y=2(
2
)y ,
∴SA=2( (
∴ = :1.
故答案为:A.
22
【分析】设AE=AF=x,EG=GH=y,根据题意得2x=y , 解之得x=
y,连结KMNP,易知四边形KMNP
2
)y , 从而可得SA=2(
是平行四边形,由SA=SB+2S四边形KNMP , 先求SB=8S△EGK=2( y2+2y2=2
(
2
)y , 再求其比例即可得出答案.
)
二、填空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