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江苏专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十七 高
考作文全景透视试题(B版)新人教版
专题十七
1.(2013安徽,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路提示] 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有的人”问“为什么会这样”,这一问或许是质疑,或许是抱怨,或许还有点儿愤愤不平……总之,是对过去甚或是对现在表示不满。“我”“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并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积极心态的展现。
当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后,我们不妨想想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然后鼓起勇气,直面困境,理性思索,解决问题。
当我们面对未来,信心不足时,不妨学学乔布斯:“我要改变世界!”然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去创造,去发展。
参考立意角度: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要一味抱怨,不要一味责问,要正视现实,解决问题,才会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②梦想是创新的基石,有梦想才有未来,努力创新才能实现梦想;③“为什么不能这样?”我们要敢于“做梦”,勇于创新,勠力同心,实现“我的梦”,实现“中国梦”。
[优秀例文1]
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追问已成定局的事情,于事无补。所以聪明智慧如萧伯纳者,去梦想未来,“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这种追问成就了他伟大的文学和戏剧梦想。当他的理想主义在作品中得到张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梦想的力量。萧伯纳用他的作品,用他的成功,铺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敢于梦想,成就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卑微变得强大。“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走遍了千山和万水,一路走来不能回。”当我们踏上人生的列车,就开始了笨小孩的行程。也许无数的哭才会换来些许的笑;也许无数的狼狈才能换来少许的尊严。但如果行程中不敢梦想,没有信心,我们注定只能在城市的角落悲泣。自怨自艾地哀叹,会让我们的人生渐渐枯萎。人生敢梦想,有信心,才不会让卑微变成卑贱,才会让跑过无数龙套的小演员,成为影、视、歌三栖明星中的大鳄,才会让那个舞台上怯怯的丑小鸭出落成耀眼的女人花。是梦想,是信心,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畏缩变成坚持。无独有偶,萧伯纳的这句名言也是肯尼迪总统的竞选标语。二战中他曾身受重伤,逃上荒岛,是梦想让他坚持下来,最后胜利归队。在竞选中,是梦想让他坚持,以微弱优势击败尼克松。肯尼迪自己说,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无畏的胆识,持之以恒的动力,都来自于他敢于梦想的内心。是这颗心让他在想退缩时坚持了下来。同样也是回家的梦想,让鲁滨逊在荒岛上摘果,捕鱼,收养星期五,坚持到平安回家的那一天。事实证明,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同样没有人能剥夺你梦想的权利,除非你自己放弃。
敢于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会让浅薄变成智慧。萧伯纳还曾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失去梦想和不再梦想让人变得蠢笨浅薄,敢于梦想才是明智的。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曾经的成功者,他们满足于五颜六色的美梦,终究也只得活在满足蠢笨的世界;也有不少浑浑噩噩没有梦想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最终悄无声息地蒸发于世。只有真心追寻梦想时,每一天才是缤纷的,因为智慧的人,他的每一个小时都在实现梦想。
年少有太多的可能,人生就要敢于梦想。有了少年的敢于梦想,才有青春的闪亮登场;有了亿万同胞的敢于梦想,才有而今大国雄起的昂扬。个人与国家也是如此,有梦想,才能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有勇敢无畏的胆识,才能有持之以恒的动力,才能成就辉煌。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能够紧扣材料立意,着力论述敢于梦想对人生的意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作者占有材料丰富,例证贴切精当,说理透彻,令人信服。篇末从小我生发、升华,落点于国家梦想,契合中国梦的时代特色,照应文题,很有匠心。
[优秀例文2]
救赎梦想
巍巍昆仑,撑不起雄狮被踩踏了无数遍后弯曲的脊梁;滔滔江水,洗不掉周身被屠戮多少载后血染的衣裳。所以,才有了郁达夫借《沉沦》中的中国留日学生自杀前的呐喊道出的悲愤:“祖国啊,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何止是一个郁达夫,那些年,无数仁人志士在暗夜中叹息、叩问:“祖国呵,你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民族的殇。
可是,一杆“五四”的旗帜直指苍穹——那是国人从未见过的光芒——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祖国啊,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
于是,梦想的召唤让热血灼醒了国人隐忍的灵魂,洒向神州大地,惊醒了那些只知道质问过往的人。来处已矣,去处安在?好在,革命的先驱们寻找到了去处,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东方。
没有先辈们梦想着和创造着那些从未存在过的美好,我们恐怕还被笼罩在屈辱的阴霾中,无奈彷徨,走向灭亡。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罗登堡被关了二十多年,消耗着青春和生命,饱受狱警的欺辱,但当选为总统后,他邀请监狱里曾欺辱他的警察来参加他的就职典礼,而且得享尊贵的身份。有人问你为什么这样对待他们,曼德拉说:如果不能忘记过去的孤苦与不公而怀恨在心,我将仍然在牢狱之中。我想,他明白,作为一个领袖,比沉溺过去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身份带领人民寻求崭新的生活。历史是相似的。若马丁·路德·金在那一场震撼了世界的演讲中不是呼唤着自由平等的梦想,而是煽动着历史埋下的仇恨之火,他又怎么能带领黑人“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山峰”?
你看到了吗,真正的勇者和智者不会总是抓住过去不放,因为他们需要腾出手来,雕刻未来,拥抱梦想。所以,他们才成为了开天辟地的伟人,才成为了高瞻远瞩的先驱。频频回望的人,必将在攀爬中跌入深谷,终无缘问鼎高峰。
看惯了人生百态又写出了人生百态的戏剧家萧伯纳一语道破天机——有些人只看着已经发生的事问:为什么会这样?而我却梦想着从未发生过的事问:为什么不能是这样?
是啊,人若无法从过去抽身,必定只能在不远的将来再次悔不当初,到底意难平。当我们在纷繁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何不让先贤们的智慧之光引领我们超越凡俗,救赎那丢失了的梦想?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有一种鸟儿,注定不能生活在牢笼里,因为它们的羽毛太美丽。
我想说,有一种人,注定不会生活在过去,因为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里,都闪耀着追寻梦想的光辉!
[点评] 这是一篇下水作文。文章起笔就富有气势,从国家民族发展层面揭示梦想的意义但又不囿于其中,南非曼德拉和美国马丁·路德·金的例子拓展了梦想的普世意义与价值,立意高远。结尾类比说理,语言富有张力和启发性。整篇文章气脉中贯,流转自然,体现出较好的思辨能力和写作功底。
2.(2013课标全国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人生中的风险,要如何面对,此则材料中切割师的一番话道出了真谛。只有充分准备,勇敢面对,而不担忧未来,才能从容应对,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据此可从勇敢、经验、轻松面对未来等角度立意。 [优秀例文]
经验筑基 勇成大业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题记
夏荷不仅要有汲取塘水的经验,更要有承受烈日灼烧的勇气;秋菊不仅要有迎日展叶的经验,更要有忍受寒霜重露的勇气;冬梅不仅要有深扎根脉的经验,更要有傲风斗雪的勇气。在花开花谢的转换流离间,沉淀下点点岁月的经验,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经验便是我们前进的资本,但我们更需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让我们动力十足勇攀成功之巅。
切割有裂纹的钻石风险很大,老切割师的丰富经验、技术加上年轻徒弟的勇气使钻石非常完美地被切割成了两块。“勇者天下去得,懦夫寸步难行。”很多时候,只有经验技术往往不够,还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不去想结果如何,认真大胆地做着眼前的事,成功的几率反而会更大些。
三国时期,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内无兵力,外无救援,忽然想起盗贼藏粮的事,借他人的经验,诸葛孔明凭过人之勇下令大开城门,自己则沉着镇定地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这便是著名的“空城计”。假借他人的经验足见诸葛亮机智灵敏,但倘若他没有勇气,怕是要沦为俘虏了。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试验失败了一千多次,但他并未因此放弃,相反,他认真地总结每一次的经验教训,将每一次失败看作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材料试验失败了,就换另一种继续试验……更为重要的是爱迪生有承受失败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再来。终于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
经验是基础,上层建筑需要勇气去构造。生活中有各种困苦磨难,这就不仅需要经验为迷途中的我们指引方向,更需要勇气引领我们开拓未来。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因为它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生活是船,经验是舵,勇气是帆。莫思前路雨打风吹,莫念终点远距千里,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舵把方向,帆起动力,让我们扬帆起航!
五彩织就蝶斑斓的裳,承受破茧之痛的勇气令它的舞姿更为灵动;汗血炼就蚌璀璨的珠,承受磨砺之苦的勇气令它的色泽更为夺目;血泪成就凰高贵的翎,承受涅槃重生的勇气令它的羽翼更加辉煌……经验筑奠基石,勇气成就大业,既已选定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放下思想包袱,不去想价值几许,无论未来如何,鼓起勇气去拼搏!轻装上阵,怀揣经验,高举勇气,拥抱明日绚烂的阳光,创造更有价值的辉煌未来!
3.(2013课标全国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提示] 这则材料的主旨比较好把握,审题难度不大。材料首先赞扬了高中阶段同窗间深厚情谊的美好,并肯定了这种情谊对学生以后人生的积极作用。接着,材料又分析了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和增进同学情谊的做法。因此,作文写作的角度可从这几个方面选取。
[优秀例文]
同学之间需要架起理解的桥梁
黑龙江一考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