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5 3:43: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采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共 305 篇,即在西周初年至春秋的史事。《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主要记录诸侯国的风土民谣,“雅”主要记录周王统治地区的音乐,“颂”主要记录宗教祭祀的乐曲,其划分依据是音乐性质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以四言为主,结构上多用重章叠句,情致回环往复。 先秦时代文学以诗歌和诸子散文为主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位戍边兵士在返乡途中所作的诗。追述征戍时的苦况 ,反映了西周时代的戍卒生活,表达了作者的怀乡情结和厌烦战争的心情,同时体现了他恋家思亲的情感以及为国赴难的责任。这首诗以采薇起兴,其中“薇亦作止 ”,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表现时间的变化。 背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骚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人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体诗(骚或骚体),又指汉代刘向汇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拟之作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写实传统和浪漫传统。《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司马迁认为“离骚”二字的含义为遭遇忧愁。《离骚》是一首具有深刻现实性的浪漫主义诗作。诗歌主观感情强烈,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制幻想的境界,以“香草美人”作比兴象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国君)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国家前途)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楚王)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贤人) 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明君贤臣)

背诵: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叹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论语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先秦时代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取第一章孔子话的前两个字为篇名。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理解:贪而无谄 富而无骄

1

人在经济贫乏的时候,虽然穷困,但为人不谄媚;人在经济充足的时候,虽然富裕,但为人不骄傲。这句话是希望我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背诵:礼之用 和为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精神绝对自由的思想。《逍遥游》认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自由,即逍遥游。《逍遥游》善于用寓言说理,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

《逍遥游》包含以下成语:姑射神人 尘垢秕糠 断发文身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越俎代庖 大有径庭 大而无当 不近人情 有蓬之心 饮河满腹 夏虫朝菌 蜩鸠嘲鹏

寓言:鲲鹏变化 蜩鸠嘲鹏 尧让天下 宋人资章甫 无用之瓠 不龟手药 《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两个比喻表达的意思是取足一已而不贪欲“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惠子用大樗树来比喻大而无用。“不龟手之药”寓言表达的意思是用有大用和小用之别,世人见小而不视大。

项羽本纪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传记部分主要集中在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中。其中传记数量最多的是列传。(70列传30世家12本纪10表8书)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创立的在传记结尾发表评价之词的形式

《项羽本纪》除了泛写外,特写主要选取项羽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等 来突出其主要性格特征。“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和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各突出了项羽英雄末路多情而无奈的复杂心境、勇猛无比、恃勇自负以及知耻、重义 等性格特点。《项羽本纪》中项羽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背诵: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登楼赋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王粲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被誉

2

为 “七子之冠冕”,与曹植 并称“曹王”,其《登楼赋》是 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作者以钟仪楚奏、庄舄越饮和尼夫困陈三个典故传达去国思乡之愁情;以匏瓜徒悬和井渫莫食两个典故表现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悲愤。以陶牧和昭丘两个典故慨叹事业无成、未逢圣主。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作用是总领全文,交代登楼之因 《登楼赋》中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契合巧妙,文中配合怀土之思,主观虚撰之景(因情造景)的句子有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背诵: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魏晋风度(谈云 服药 饮酒 隐逸)的载体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集,记载了东汉末年到东晋年间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它按内容分为德行 言语 政事 文学等三十六门类,《世说新语》的在写人方面的特点是简洁传神。

《过江诸人》选自言语门,其中的成语有新亭对泣、楚囚相对

《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汰侈门,其主要细节是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表现了石崇侍富而飞扬跋扈。文章通过铺垫、对比、反衬等写作手法来表现作品主体和人物性格。

王子猷??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夜访戴惊世骇俗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的魏晋风度。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离情诗,描写春天江边月夜下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发出了对人生哲理性思索。它的题目使用的是乐府旧题,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是 月 。

背诵: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春江无月明(互文手法)/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终南山

王维,字摩诘,风格清新淡雅,以“诗中有画”著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各体兼备,以五言律绝最为出色,有《王右丞集》。《终南山》属于五律,其中运用了夸张、互文、对偶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前三联分别从远眺、近

3

望、俯瞰等视角,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象。

背诵: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燕歌行

高适的《燕歌行》属于古体/七古,著有《高常侍集》

背诵: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此颜色/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风格是飘逸自然,以古体诗和绝句见长。 《登金陵凤凰台》属于七律。

背诵: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秋兴八首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杜甫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史”。诗歌创格调沉郁顿挫。

杜甫的《秋兴》组诗共 八 首,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理解: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上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背诵: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 运动。他的诗以平易晓畅著称,现存诗作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理解:第二大段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1、 通过萧瑟暗淡景色衬托主人公的伤心 2、以乐景衬哀情

背诵: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集一身。

4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 的文档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0kvg4o9yx1xu1w81h6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