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解析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
解析
第一章单元提分练 地球和地图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章末单元提分练卷第2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 A.新图比例尺为1∶5 000 B.新图图幅为原图的2倍 C.甲地地表坡度变大
D.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河岸线相当于等深线,等值线稀疏,说明坡缓,水浅。因此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丙地。第2题,图示比例尺是1∶25 000,比例尺增大一倍,则新图比例尺为1∶12 500,A项错;新图图幅为原图的4倍,B项错;比例尺缩放,地表坡度不变,C项错;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2倍,D项正确。
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1)及地形剖面图(图2)。读图,完成第3~4题。
3.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
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 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
- 1 - / 10- 1 - / 10
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解析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
解析 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 D.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从①地到山顶的山坡为凹形坡,因此在①地能看到山顶,可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②地到山顶的山坡为凸形坡,在②地不能看到山顶,因此无法估测山的相对高度;③地到谷底之间为凹形坡,可看到谷底,可估测山谷的相对高度,但无法估测山谷的海拔;④地到谷底之间为凸形坡,无法看到谷底,因此无法估测谷底的相对深度。第4题,成都位于冲积扇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示西北山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山高谷深,岩石破碎,且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质灾害频发。
(2018山东济宁摸底)下图示意某湖7 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 mm,蒸发量约为1 315 mm。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 )
6.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 ) A.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B.距今7 000年至20世纪50年代 C.距今5 700年至距今2 700年 D.距今7 000年至距今5 700年 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从不同时期湖面变化图可知,湖北岸变化幅度小,南岸变化幅度大,说明北岸深且陡,南岸缓且浅,沿PQ一线在南岸经过一河流,地势会有所降低,C项正确。第6题,图中湖面变化两条线距离与时间比越大,湖泊变迁越快。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两条线距离虽不是最大,但时间最短(只有30年左右),每年变化最大。
(2019江西南昌二模)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第7~9题。
- 2 - / 10- 2 - / 10
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解析2020新培优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题:第一章+单元提分练+地球和地图+Word版含
解析
7.乙图比甲图( ) 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
8.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 )
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 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 ) A.海拔更接近 B.降水量更接近 C.热量交换快 D.纬度差异更小 答案7.C 8.D 9.C
解析第7题,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两项错误。根据地形剖面曲线,甲图曲线较平直,乙图曲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对地表起伏表示更详细,C项正确,D项错误。第8题,根据图示中的海拔线,在甲、乙两图中,由于等高距不一致,故E、F海拔可能不同,①错误,②正确。M、N海拔一定相同,③正确,④错误。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E、F两地的海拔差异比M、N两地大,A项错误。降水量差异与气温差异不是正相关关系,B项错误。结合图示水平距离,E、F两地纬度差异小,可以忽略,D项错误。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海拔较高,距山顶近,受地形阻挡影响小,热量交换快,年平均气温更接近,C项正确。
- 3 - / 10- 3 - /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