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4:4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正确;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错误;C、溶液具有稳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错误;D、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错误。故选A。 【点睛】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 C.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A.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B.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是碳元素;C. 置换反应必须有单质参与,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分解生成单质,但是分解反应;D. 原子和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可能由分子构成,或由原子构成,或由 离子构成。选B 3.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A.浓硫酸注入水中

C.将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浓硫酸注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但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错误;

B.将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D.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B. 将Fe2O3加入NaOH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

C. 将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和氢氧化钠,选项正确;

D. 稀盐酸滴入Ba(OH)2溶液中,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无明显现象,选项错误。 故选C。

4.下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换成细铁丝 【答案】B 【解析】

B.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 D.红磷量不足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A选项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B选项由此实验可推测氮气难溶于水,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打开集气瓶只进水1/5;C选项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D选项红磷不足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答案选择B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g,液体一般取1~2mL

B.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内焰预热再进行加热

D.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取用药品时,若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只需盖灭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2mL,此选项错误; B. 用托盘天平称取12g氯化钠,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已经超过12g,要减少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此选项错误;

C. 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先用酒精灯外焰预热再进行加热,此选项错误;

D. 洗涤试管时,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说明试管已洗涤干净,此选项正确。 故选D。

6.为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某地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缓解用电需求 C.秸秆用药物腐败还田 D.关停或搬迁环境污染型企业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将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缓解用电需求不合理,因为火力发电燃烧煤炭污染环境,做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C、秸秆用药物腐败还田,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关停或搬迁环境污染型企业,做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是一种古老的玉料,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髓”。下列有关孔雀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其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 C.铜元素显+1价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含有碳、氢、氧、铜元素,属于无机物,说法错误; B. 孔雀石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说法正确;

C. Cu2(OH)2C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设铜元素化合价为x,则

2x+(-2+1)?2+(+4)+(-2?3)=0,x=+2,故铜元素显+2价,说法错误;

D. 碳、氢、氧、铜元素质量比为12:2:(16?5):(64?2)=12:2:80:128,其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② 水 氯化钠 ③ 水 氢氧化钠 ④ 水 硝酸铵 X Y

A.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要使图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就要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或放出气体实现。即要使小气球鼓起来,所加入的液体与瓶中固体要么放出大量的热要么生成气体。 【详解】

①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 ②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

③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④NH4NO3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 能使气球逐渐膨胀的是①③ 故选B

9.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的是 A.蔗糖溶解在水中 B.空气压缩为液态空气 C.路过花圃闻到花香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

A、蔗糖溶解在水中是由于微粒不断运动的缘故,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

B、空气压缩为液态空气是由于微粒间间隙变小和缘故,不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符合题意; C、路过花圃闻到花香是由于微粒不断运动的缘故,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由于微粒不断运动的缘故,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故选项说法 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A 【答案】C 【解析】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遇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A NaCl溶液 NaOH 钠和水,故A正确;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遇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B Cu Fe 与铜不反应,过滤,故B正确; 在氧气中点燃,一氧化碳量很少,很难通过点C 物质 NaCl溶液 Cu CO2 CaCO3(固体) B.B

所含杂质 NaOH Fe CO CaO(固体) C.C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在氧气中点燃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D.D

CO2 CO 燃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故C错误;

山东省青岛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0qxs7dvr206i7k4fff923x6i11fyp00rr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