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第一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发源地 B.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人口世界第一 D.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答案:A
解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人口居世界第二,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②消费群体广大 ③环境压力不大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人口多,会带来环境压力大、就业困难的问题。
3.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是人口大国 C.都是临海国 D.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答案:D
解析:中国跨纬度广,气候类型多;印度纬度较低,以热带气候为主。 读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甲所在大洋名称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答案:4.B
解析:印度濒临的大洋是印度洋。
5.图中能说明南亚地区热量丰富的信息是( )
A.地形、经度 B.纬度、河流 C.农作物、纬度 D.农作物、降水量 答案:C
解析:热量丰富与地形和降水量无关,根据纬度低和农作物的类型可以判断出南亚地区热量丰富。 6.四个城市,最有可能成为棉纺织中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棉花,应靠近棉花产地布局。
7.小溪一家今年寒假去印度游玩回来,在向朋友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说错了一项,请你找出来吧( )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世界文明古国 D.水旱灾害频繁 答案:B
解析:印度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平原──高原,高原面积广大。 8.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的雨极”,降水类型为(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答案:A
解析: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多,属地形雨。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为某国地形的一部分,该地形区B是 高原。
(2)根据图中风向判断,此时该国正处在 季。图示区域气候与我国东部气候有相似性,共同点是 。
(3)简述该气候对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德干 (2)雨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第(1)题,地形B是印度的主体德干高原。第(2)题,由西南季风可知,此时该国处于雨季;两国均是季风气候,共同点是雨热同期。第(3)题,该国热量充足,降水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对农业影响大。
10.(2010·烟台学业考试)张磊学习地理的能力越来越高了,现在他不仅能从字里行间和地图的各种符号中捕捉到地理知识,而且还能推知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最近他阅读了有关南亚方面的地理文章,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感悟到很多深刻的原理。下面是他获取的部分知识和学习时使用的地图,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2
知识一: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这里就出现了灌溉农业、青铜冶炼技术和雏形城市。
知识二:南亚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北部是狭长的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形成的广阔平原,南部半岛大部分为高原。
知识三: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盛行西南风,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
知识四:南亚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十分丰富,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气温明显偏高。
知识五: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1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1)在这之前,张磊已经知道南亚的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现在根据知识一和南亚各国的分布,他坚定地相信南亚还有一个国家肯定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南亚热量资源十分丰富,气温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高。对此,张磊认为这可能与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形有关,你认为张磊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3)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张磊认为这也与印度的地形有关。你认为这种结论形成的理由是什么?
(4)对乞拉朋齐的降水,张磊不仅弄明白了降水多的原因,而且还推测出了降水的变化规律。对此你的解释和推理是: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答案:(1)巴基斯坦 (2)南亚纬度低,跨热带和亚热带,热量丰富,气温高(或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南亚北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不受寒流影响。(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或平原高原面积比重大;中部平原面积广,南部高原地势和缓等)。(4)原因:处在山地迎风坡;北、东有山脉环绕,形成开口向西的马蹄形。规律:6-9月份降水多,10月-次年5月降水少(或降水集中在6-9月,其它月份降水少)。
解析:第(1)题,从知识一中获取信息,从国家图中找到答案。第(2)题,答两个要点,纬度:根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可知,该地热量高,所以纬度低;或者也可以直接读图,北回归线从中穿过,判断出热量高。地形: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寒冷气流南下,使这里终年高温。第(3)题,地形:耕地面积广与地形的关系是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根据知识二可以得出结论。第(4)题,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降水多;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降水的特点和知识三,得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