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高三最后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某种蛋白质类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 B. 某种固醇类的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精原细胞分化形成精细胞 C. 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D.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神经纤维膜内的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2.下列有关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变异、自然选择、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单一方向刺激是植物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发生极性运输的必要条件 D.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是动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 3.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研究补光时长和补光光质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延长补光时间可提高净光合速率 B. 补充3种光质均能提高净光合速率
C. 补充红光与蓝光可能提高了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D. 补充红蓝复合光可能降低了消耗有机物的速率
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B. “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D. “同时验证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5.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衣阶段形成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不会使岩石分解 B. 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多,分解者的功能强 C. 森林阶段的群落中不能找到地衣、苔藓,但能找到草本植物和灌木 D. 人类在弃耕农田的活动会改变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速度和方向 6.已知果蝇的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但实验室只有从自然界捕获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和非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以这四只果蝇为材料进行实验。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取两只相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C. 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 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任取两只不同性状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
7.前不久,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爆红”。面对太空探索,人类始终面临一个重要难题——如何在浩瀚的太空中,为宇航员或太空旅客、移民者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命保障系统?近日,在西北工业大学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的合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出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人造叶片系统(图甲),可以构建类似地球的生态环境,从而为解决人类探索太空时的生存难题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
(1)蓝藻与海洋中的绿藻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同化作用类型)生物。 (2)为了给人类探索太空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生命保障系统,科研人员以蓝藻为实验材料,而不是植物细胞,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乙是科研人员利用蓝藻人造叶片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装置,结合题中信息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图示人体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T 细胞依据其膜表面糖蛋白的不同,可分为图示中初始CD4T细胞和初始CD8T细胞等不同类型。
+
+
(1)细胞免疫主要包含图中a、b、c等过程,a表示树突细胞对抗原进行_______,激活初始CD4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是_____________
(2)图中d、e、f、g、h、i表示____________免疫主要过程,过程f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___________激活初始B细胞。
(3)简要说明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如何分工协作,实现对各类抗原的全面清除:_______________
9.植物的矮化特性通常是由体内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受阻而导致的。现有某大豆品种具有矮化特性,为了确定其矮化特性是否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某生物兴趣小组拟做实验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请写出上述探究实验的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进行此实验操作时,各组均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实验的可靠性__(填“会”或“不会”)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果蝇灰身(A)和黑身(a) ,直毛(B)和分叉毛(b)各为一对相对性状,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位置未知。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只灰身分叉毛雌蝇与一只灰身直毛雄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分离比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3:3:1:1。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是否可以确定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 (答“是”或“否”)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还不足以确定B与b基因的位置。请你利用现有的亲本及F1果蝇为材料,继续研究以确定B与b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雌果蝇一旦交配过后,再次交配变得困难。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种可行性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若为杂交实验,只能一次杂交)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37.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研究表明,香菇含有多种有效药用成分,其提取物有抗菌、抗肿瘤等多种功能。为研究香菇中的酚类物质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香菇酚类物质___________一的特点,可采用萃取法提取。 (2)制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的菌液。
(3)用___________法将3种菌液分别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使其均匀生长。 (4)将浸透___________的无菌圆纸片分别贴在各个平板上。
(5)将步骤4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不同平板的培养温度不一定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说明香菇酚类物质对___________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抑菌圈直径可以判断香菇类物质的活性高低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如何设计对照组?_______________。 38. [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草甘磷是一些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农作物被洒到除草剂,也会死亡。草甘磷抗性基因能使植物对草甘磷具有抗性。如果这个基因能通过基因工程转入农作物中,就能使农作物即使被洒到除草剂也能存活。现有植株A、B、C、D、E、F,其中A和D对草甘磷敏感,B和E天然具有抗性,C和F经过了转基因处理,但是否有效仍然未知。植株A、B和C浇清水,D、E和F浇的水中含有草甘磷成分的除草荆。
(1)假设草甘磷抗性基因被转移到植株F中并成功表达。预测D、E和F在浇了草甘磷后是否能健康生长,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要检测植株F的DNA中是否插入了草甘磷抗性基因,需要运用____方法。该方法需要用到探针,探针是指____。F植株浇的水中含有草甘磷成分的除草剂用于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这属于 ___水平的检测。
(3)基因工程除了可用于抗除草剂植物的培养,还可用于进行基因治疗。基因治疗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受体是细胞识别信号分子的基础,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可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使血糖降低。性激素可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起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详解】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某种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A正确;某种固醇类的激素如性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的形成过程是细胞分裂的结果,不是细胞分化的过程,B错误;抗利尿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C正确;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的负电位变成正电位,D正确。 【点睛】理解受体与信号分子的识别以及信号分子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区别是本题的易错点。 2.【答案】B 【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与单向刺激无关。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
【详解】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B正确;在植物的幼嫩部分发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运输过程,与单向刺激无关,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掌握不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解题的依据,对于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理解和对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的理解是解题关键。 3.为提【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补光2小时的条件下,单独补蓝光和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相同,补充红蓝复合光比单独补蓝光和单独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补光4小时的条件下,单独补蓝光和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相同,补充红蓝复合光比单独补蓝光和单独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佳。且同等光质条件下,补光的时间越长,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强。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同等光质条件下补光4小时比补光2小时的净光合速率高,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补充3种光质均能提高净光合速率,B正确;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补充红光与蓝光可能提高了色素吸收的光能,进而提高了合成有机物的速率,C正确;补充红蓝复合光提高了净光合速率,积累了有机物,无法判断其对呼吸速率即消耗有机物速率的影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将各个实验组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进而得出结论是解题的突破点。 4.【答案】C
【解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求平均值。“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在预实验中需要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中,实验组加适量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