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大纲
§1 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纸质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有效拓展。它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或多媒体创作工具将各种多媒体素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生成的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教学软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将其用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特点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代替的优势。形象直观的知识内容、生动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对好的交互界面、反馈与检测作用的发挥等,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师生交互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包括:1、线性结构,2、树状结构,3、网关结构。基本类型包括:1、演示型课件,2、助学型课件,3、练习训练型课件,4、资料工具型课件,5、教学游戏型课件,6、模拟实验型课件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注意事项:一、课件开发前的论证。1、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制作课件,2、尽可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课件资源,3、充分考虑现有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二、课件开发的几个误区。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但不能替代教师,2、黑板搬家行为,3、替代不可预料的实验,4、为课件而课件。让我们做的更好:1、明确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2、统筹规划,科学分析。3、多媒体使用适度原则。
§2 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
1、教学分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习者特性,结合新型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及多媒体的特点设计课件。
2、搜集素材:素材是课件的基础,没有好的素材也制作不出好的课件,因此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是课件制作的一项基础工程。通常采用网上搜索下载、从其它资料中提取或自己动手制作等方法。
3、确定课件构架:多媒体课件的结果一般分为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其类型通常有演示型课件、助学型课件、练习训练型课件等,根据内容和需要确定所制作课件的构架。
4、稿本编写:稿本也称脚本,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蓝本,分为文字稿本和制作稿本,文字稿本是按教学的思路和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制作稿本是在教学稿本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一步细化到多媒体素材上,具体到多媒体课件的每一幅画面上的稿本,包括画面的呈现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等。 5、制作步骤:
(1)新建演示文稿并保存 (2)封面设计与制作 (3)其它幻灯片的制作 (4)封底的制作 (5)建立超级链接
1
(6)测试和修改 (7)完成后保存
多媒体课件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师但不能替代教师。多媒体课件只是对教学工作者的一个教学辅助工具,而不能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2)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学板书的简单摘抄,不是简单地把板书搬上屏幕。 (3)为课件而课件。不能片面追求生动活泼、动感的效果,不顾页面元素的内在联系,过度使用媒体资源,甚至加入与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音效或视频。
(4)注意背景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文字格式的设定,要有好的视觉效果,不能喧宾夺主,要突出教学内容。
(5)要有条有理的组织各类信息,最忌讳的是文件存放混乱。
§3 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素材的分类:1、文字素材(*.txt 或*.doc等);2、图形图像素材(*.jpg或*.bmp等);3、声音素材(*.mp3或*.wav等 );4、视频素材(*.avi*.mpg);5、动画素材(Flash动画、三维动画) (*.swf或*gif等)。
素材的获取方式:1、网上搜索下载;2、从其它教学资料中提取;3、自己动手制作等。
一、 文字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㈠作用及设计时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要展示教学目标,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教学资料,课堂检测等,这些素材主要从键盘输入,如教学目标展示,背景资料等。设计时应注意: 1. 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2. 逐步引入、层层递进
3. 要采用合适的字型、字号与字体 4.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 应用前一定要保证其正确无误。 ㈡获取与处理方式
1、网上搜索下载:打开IE浏览器→进入百度搜索主页→选“网页”→转换成中文输入法→输入关键词(如:语文教案 静夜思)→回车→单击打开搜索到的相关网页→选中欲复制的文字→单击右键→复制→打开Word界面→单击右键→粘贴。(注:有的网页上文字不允许复制,需用其他方法。)
2、键盘录入:单击任务栏中的输入法按钮→选一种中文输入法→光标定位于目标处→用键盘输入相应的文字。
3、制作特殊效果的文字 —— 动态三维文字: 一般来说标题文字要与内容文字加以区别,标题文字可制成一定效果的文字,如艺术字(在Powerpoint中讲解)或动态三维文字。
操作:打开Ulead Cool 3D 3.5 界面→编辑→输入文字→切换成中文输入法
2
输入“课件制作”字样→选择字体、字号与粗细→确定→百宝箱“对象样式—画廊”中选择一种颜色双击进行文字填充→百宝箱“工作室—背景”中选择一种背景图案双击→百宝箱“工作室—动画”中选择一种动态效果双击→单击“播放”按钮观看→用工具栏中“大小”、“移动对象”、“旋转对象”按钮调整文字的大小、形状、位置→增加帧数(如增加到90帧)→文件→创建动画文件→视频文件(或GIF动画文件)→选择保存位置→命名文件→保存。
二、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㈠作用及设计时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中,图形、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设计时应注意:
1、图的内容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㈡获取与处理方式
1、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
2、从印刷资料中获取①用扫描仪扫描印刷资料中的图像;②用数码相机拍摄;
3、 Windows截屏工具PrintScreen键(按下PrintScreen键抓取当前屏幕——打开任意一个图像处理软件如画图)建立一个新文件——粘贴——用画图中的选择工具选取需要的画面——再新建一个画图文件——粘贴——文件——保存即可)
4、网上搜索下载
打开IE浏览器→进入百度搜索主页→选图片→转换成中文输入法→输入图片类型→回车→单击打开搜索到的相关网页→单击选中的图片→单击右键→图片另存为→选择保存位置和名字→确定。
用photoshop处理图形图像素材:
1、基础知识
photoshop CS的启动和退出 ①启动:
开始——程序——Adobe ——photoshop CS (第一次启动会提示设置颜色,单击“好”即可)
或者:双击桌面快捷图标Adobe photoshop CS
②退出:单击文件——退出(或直接单击右上角的×) 2、Photoshop 的基本操作 ①打开文件
文件——打开——选择图片存放位置并选中 —— 打开 ②文件的保存
文件——存储为——选择图片保存的位置——输入文件名——将格式改为“JPG”——保存——好
③裁切工具的使用
3
单击裁切工具——移动鼠标到图片上——拖动选中裁切范围——单击工具栏上的提交当前裁切操作按钮√。(若选错范围,可单击取消当前裁切操作按钮)
④在图片上插入文字
单击文本编辑工具T——在工具栏上设置字体、字号、字体颜色等——在图片上拖动——输入文字——提交
⑤“仿制图章”工具的使用 “仿制图章”工具能够将一幅图像的全部或部分复制到同一幅图像或其他图像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仿制图章工具将部分图像覆盖需要清除的内容,从而达到清除图像中多余部分的目的。
选工具箱中的仿制图章工具 —— 按ALT键在要复制的图像上面单击一下——在目标区按着左键移动
⑥改变图象大小
图象——图象大小中设置 ⑦旋转画布
图象——旋转画布中设置 3、Photoshop图片处理实例操作
美人鱼的制作:打开图片(大海及美女)→单击魔棒工具→按住shift键单击人物之外的区域→选择→反选→编辑→拷贝→单击大海图片→编辑→粘贴→单击移动工具→移动到合适位置→单击矩形选框工具→羽化设30像素→选中人物下半身→delete→单击文本编辑工具T→在工具栏上设置字体、字号、字的颜色→在图片上拖动→输入文字→提交
三、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㈠作用及设计时注意事项
在CAI课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解说、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设计时应注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2、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
3、背景音乐要舒缓,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
㈡获取与处理方式 1、网上搜索下载
2、从教学光盘中提取声音素材。 3、自己根据需要录制 录制声音文件操作:
1、录音前的准备:将话筒插入电脑主机的麦克风插孔→打开Audition3.0界面→选项→Windows录音控制台→选中麦克风→音量调整至接近最大→关闭录音控制窗口
2、录制声音文件:编辑模式下单击文件→新建→确定→单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单击结束按钮停止录音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