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作者:王蒙娜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05期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历史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素材中有丰富体现,因此新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我们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指导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依据这一原则,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研究将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学历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渗透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5-0058-01 引言
党的十八大针对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我们这个时代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中学习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如果可以合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契机。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课程教学目标中
历史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建立唯物史观,养成爱国主义情怀,具备运用历史的思维看待问题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其和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之间的契合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历史史实,逐步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精神总和和不变的信仰。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特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主要有:培养爱国精神,树立美好的人生理想;弘扬道德传统,塑造自强的民族精神;关注人文精神,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崇尚科学精神,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适应能力,学会思考的人生方法;尊重多元文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我国政治制度内容内容、演变以及特点的讲解上,旨在帮助学生对我国封建制度形成的必然性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封建专制制度背后体现出来的落后性;感受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对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深化理解 。 2.以近现代史作为基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