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B15618-1995)规定了 指标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ABC)A.镉B.铅C.铜D.六价铬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 土壤中镉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旱地与水田之分 B. 土壤中砷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旱地与水田之分
C. 土壤中铅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旱地与水田之分D. 土壤中铬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旱地与水田之分 6、对于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
A. 镉采用水田值 B. 砷采用水田值C. 铅采用旱田值 D. 铬采用旱田值 7、下列哪些区域属于土壤环境质量III类?(BD)
A. 一般农田 B. 林地土壤C. 牧场 D. 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 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了哪几项有机指标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BC) A. 有机磷农药 B. 六六六C. 滴滴涕 D. 多氯联苯
9. 土壤监测常规项目中的重金属包括 、铬、汞、砷、 、铜、锌、镍。(CD) A. 铊 B. 烷基汞 C. 镉 D. 铅
10、Ⅰ类土壤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 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ABCD)A、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B、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低的自然保护区 C、牧场
D、茶园 E、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自然保护区
11、III类主要适用 ,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ABD) A、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B、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 C、一般农田D、林地土壤
12、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是为 的土壤限制。(AB) A、保障农业生产 B、维护人体健康
C、维持自然背景 D、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 1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水田和旱地适用不同标准值的污染物有(BD) A.汞 B.砷 C.镉 D.铬 E.铅 1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的确定受 等因素影响。(ABC) A、用地类别 B、pH值 C、阳离子交换量 D、容重
1、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是土壤样品的必测项目之一。(√) 2、III类土壤适用于污染物容量较小的高背景值土壤。(×)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 4、水旱轮作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旱田值。(×)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污染因子铬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主要是指六价铬。(×) 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Ⅰ类土壤环境质量的pH标准值为大于6.5。(×)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Ⅰ类土壤环境质量的铅标准值为35mg/kg。(√) 8、 水旱轮作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铬采用旱田值。(√)
9、对于阳离子交换量小于5cmol(+)/kg的土壤,其重金属最高允许浓度应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限值的半数执行。(√) 1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土壤总镍选配的分析方法检测范围为0.5mg/kg。(×)
1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制定,目的在于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大气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12、土壤样品的全消解方法,是将土壤样品用酸或碱,在高温下,将其晶格破坏的方法。(√) 13、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14、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15、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 16、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17 GB15618-1995)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8、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根据土壤的pH值划分为3个层次。(√) 1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Ⅱ类土壤环境质量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林地等土壤。(×)
20.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适用于工业用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
29
护区等地的土壤。(×)
2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各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实施。(×)
22.土壤监测常规项目中的重金属包括镉、铬、汞、砷、铊、铜、锌、镍。(×) 2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土壤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限制值(×)
24、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25、土壤监测的布点数量要满足样本容量的基本要求,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3个点。(√) 2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对角线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对角线分5等份,以等分点为采样分点。(√)
27、当介质pH值降低时,土壤胶体微粒表面所负电荷也减少,其阳离子交换量也降低;反之就增大。(√)
2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重金属项目二级标准值与土壤pH值无关。(×) 2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个强制性国家标准。(√)
30、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旱地值,铬采用水田值。(×) 1、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哪三类?
答案: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II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III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2、土壤背景:
答:土壤背景是指区域内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未明显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含量水平。
3、农田土壤采样布点的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监测单元。部门专项农业产品生产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按其专项监测要求进行。大气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固体废物堆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以污染源为中心放射状布点,在主导风向和地表水的径流方向适当增加采样点(离污染源的距离远于其它点);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农用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和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采用均匀布点;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样点自纳污口起由密渐疏;综合污染型土壤监测单元布点采用综合放射状、均匀、带状布点法。
1、A 声级是指用 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 LA表示。答案:A 计权 2、A 声级的单位用 表示。答案:dB(A)
3、昼间等效声级是指在昼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 A 声级称为,昼间时段是指 的时段。6:00~22:00 4、夜间等效声级是指在夜间时段内测得的等效连续 A 声级称,用 表示,单位 dB(A)。答案:Ln
5、Lmax表示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测得的 A 声级的 。答案:最大值
6、L50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 的时间 A 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 。答案:50%平均中值
7、L90表示在测量时间内有 的时间 A 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 。 答案:90% 平均本底值
8、集镇执行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答案:2
9、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区域的 和 进行划分。 答案:使用功能特点 环境质量要求
10、声环境功能区共分为 类,分别为 。 答案:五 0 类、1 类、2 类、3 类、4 类
11、4 类声环境功能区包括两类,分别为 和 类。答案:4a 4b 12、4b 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 两侧区域。答案:铁路干线 13、4b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 年1 月 1 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答案:2011
14、既有铁路是指 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答案:2010年12月31日
15、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为:昼间 dB(A)、
30
夜间 dB(A)。答案:70 55
16、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相应区域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dB(A)15
17、环境噪声监测所用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为 。答案:2 型及 2 型以上
18、在进行噪声测量时,测量前后需使用声校准器校准噪声测量仪,如果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大于 dB,则测量无效。答案:0.5
19、在进行噪声测量时,噪声测量仪的 应加防风罩。答案:传声器
20、对于一般户外监测点位,在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传声器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m。答案:3.5
21、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传声器距墙壁或窗户 m,距地面高度 m 以上。
答案:1 1.2
22、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时,传声器距窗约 m 处。答案:1.5 23、环境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 以下时进行。答案:5 m/s 24、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的环境噪声限值为:昼间 dB(A)、夜间 dB(A)。 答案:50 40
25、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 小时的连续监测。答案:24
26、在进行0~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普查监测时,测点应设在每一个网格的 。答案:中心 27、在进行0~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普查监测时,分别在昼间工作时间和夜间 22:00-24:00进行,每次每个测点测量 min 的等效声级。答案:10
28、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执行的噪声限值在该建筑物所处声环境功能区对应噪声限值基础上减 dB(A)。答案:10
29、对于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 min等效声级。答案:20 30、对夜间存在突发噪声的,监测期间除监测夜间等效声级外,应同时记录测量时段内的 。 答案:最大声级
31、对于铁路及内河航道,进行噪声测量时,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 min等效声级。答案:60
32、声级计按其精度可分为 种类型。答案:4 33、《声环境质量标准》明确了交通干线的定义,对交通干线两侧 区环境噪声限值作了调整。
答案:4类 34、《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 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声环境功能区 35、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打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监测,并采用较该噪声敏感建筑物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限值低 dB(A)的值作为评价依据。答案:10
36、声环境功能区定点监测每次至少进行 小时的连续监测。答案:24
37、0~3类声环境功能区普查监测,网格要完全覆盖住被普查的区域,且有效网格总数应多于 个。答案:100
3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 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 2011 年 1 月 1 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答:4b
39、声环境功能区中4b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 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答案:2011年1月1日 4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扩大了标准适用区域,将 地区纳入标准适用范围。乡村
41、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是 类声环境功能区。答案:1
42、0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环境噪声限值分为是 和 。答案:50dB(A) 40dB(A) 43、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每个监测点应测量 分钟等效连续A声级,而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每个监测点应测量 分钟等效声级。答案:10 20
44、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每 监测1次,记录每 等效声级、小时累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答案:季度 小时
45、某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如下,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6.7 dB(A),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5.7 dB(A),那么该市的声环境质量等级水平为 级,可评价为 。答案:三 一般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昼间”有 个小时。(D)
31
A、8 B、10 C、12 D、16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夜间”有 个小时。(A)A、8 B、10C、12 D、16
3、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dB(A)。(C) A、5 B、10 C、15 D、20
4、 区域属于4b类声环境功能区。(A)
A、铁路干线两侧 B、内河航道两侧 C、高速公路 D、二级公路 5、集镇执行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C)A、0 B、1 C、2 D、3 6、村庄原则上执行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B)A、0 B、1 C、2 D、3
7、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全打开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监测,并采用较该噪声敏感建筑物所在声环境功能区对应环境噪声限值低 dB(A)的值作为评价依据。(B)
A、5 B、10 C、15 D、20
8、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 的连续监测。(A) A、10分钟 B、20分钟 C、12小时 D、24小时 9. 气温的升高,将使声波的传播速度 。(A)
A. 加快 B. 减慢 C. 不会有影响 D. 可能减慢或加快 10.声级计测得的分贝值,是表征声源的 。(B)
A. 声压大小 B. 声压级大小 C. 声强大小 D. 声场大小 11.声压级不随距离声源远近而变化的声源类型是 。(C) A. 点声源 B. 线声源 C. 面声源 D. 球声源
12.在测量有气流的管道中噪声时,为防止干扰,声级计应加装 。(A) A. 防风罩 B. 防潮罩 C. 鼻锥 D. 防水罩
13. 噪声监测结果中的L50,是表征在监测时间内噪声的 。(B) A. 平均峰值 B. 平均中值 C. 平均本底值 D. 等效平均值
14. 不得不在室内测量区域噪声时,室内噪声限值应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 。(B) A. 5dB B. 10dB C. 15dB D. 20dB
15. 稳态噪声是指在测量时间内,声级起伏不大于 dB(A)的噪声。(A) A. 3 B. 5 C. 10 D. 15
16. 环境噪声测量时,声级计测量前后校准的灵敏度差不得大于 dB(A)。(C) A. 0.1 B. 0.3 C. 0.5 D. 1 17. 下列 不属于4 a类声环境功能区。(D)
A. 高速公路两侧区域B. 城市轨道交通两侧区域C.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D. 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1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昼间是指 之间的时段。(D)
A. 8:00-20:00 B. 7:00-21:00 C. 6:00-20:00 D. 6:00-22:00
19. 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应执行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C) A. 1 B. 2 C. 3 D. 4
20.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风速为 m/s以下时进行。(B) A. 4.5 B.5.0 C. 5.5 D. 6.0
21.如一声压级为85 dB,另一声压级为62 dB,则总声压级为 dB。(A) A. 85 B. 90 C. 120 D. 147
22. 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昼间 dB(A)。(B) A. 55 B. 60 C. 65 D. 70
23. 噪声监测点位距离地面 米以上。(B)A. 1 B. 1.2 C. 1.5 D. 1.8
24 在进行环境噪声测量时,对于一般户外监测点位,应布设于距离任何反射物(除地面外)至少 米。(D)A. 1.0 B. 1.5 C. 2.5 D. 3.5
25.目前我国评价环境噪声时,昼间噪声采用 作为评价量。(A) A. Leq B. LEPN C. Lmax D. LA 2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4b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适用于()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A)
A、2011年1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11年10月1日 D、2010年10月1日 2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级分为 。(C)A 三级B 四级 C 五级 D 六级
32
相关推荐: